回顾历史
瞻望未来 振兴瑶矿
--
庆祝瑶岗仙钨矿采钨九十周年
罗毅
获悉瑶矿开展九十周年矿庆活动,我作为一名”老瑶岗仙人”非常高兴. 瑶矿有如我的第二故乡,
每当忆及在瑶矿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总会思绪联翩,心情非常激动!
。。。。。。
一 . 历 史 的 点 滴 回 顾
瑶岗仙钨的发现,国内资料记载为1908年,国外资料也有说是1911年的。瑶岗仙最早开采钨砂是从1914年开始,这一点国内外报导比较统一,
至今刚好九十周年! 钨在工业上的最初应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军火工业的需求密切相关。
1955年出版的英文资料<
TUNGSTEN>,即美国化学协会专著No:94, 作者是瑶矿钨的最早开发者李国钦(K .C
.Li)先生和他的同伴王宠佑(C .Y .Wang)。该资料记载说:
1911年,后来成为了美籍华裔青年人李国钦,当时受托赴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考察勘探锡矿,到达了宜章,汝城,资兴三县交界的瑶岗仙(Yao
kang Sein)。 五月一个阴冷的傍晚,他在野外辛苦一天之后,住进大岭( Ta Ling
)一家路旁小店。当他坐在农家用石头壘成的柴灶前烧火烤衣时,砌灶石头上的矿物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问老板这些石头来自何处,老板指着后山上巨大的岩层露头说,就是从山上滚落下的石头中采回的。李国钦爬上后山察看,虽知不是他要找的锡矿,但知道是有用的金属矿物。如是,他采了一些标本带回来。
这些标本最初由他送到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业学校,他的导师特鲁斯考特(S .J
.Truscott)教授看了他带回的标本,建议把它送去德国。1914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用钨制造出高速钢用于军火工业。李国钦的标本被确认是黑钨矿石。由于国外急需钨矿砂原料,他赶忙回国成立了一个”粤汉钨矿公司”,开采瑶岗仙的钨矿。这是当时中国第一家钨矿山。当然,那时没什么机械设备,完全是手工作业,操作极为原始。
李国钦发现瑶岗仙钨矿的消息,迅速从湖南传到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后来还传到了当时的法属印度支那和暹罗.。1915年以后,中国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产钨国!
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瑶岗仙的建设,曾派过几位军队师级干部当任矿领导;从工人中提拔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国家投资基本建设;国家勘探队伍进矿探矿,先后提交了黑,白钨区的储量报告等等。
。。。。。。
瑶岗仙钨矿的发现和开矿
张国平 译编
"TUNGSTEN"(钨)是美国化学协会专题著作No.94,李国钦(K.C.Li)王宠佑(C.Y.Wang)合著。我在1958年买到了1955年第三版国内影印本.原书为钮约莱因尔德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钨的历史,地质,选矿,冶炼,化学,分析,应用和经济。
前言中特别叙述了李国钦1911年首先发现中国钨矿--瑶岗仙钨矿的过程。
1911年,李国钦被委派在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勘探锡矿,勘探点包括了五岭山脉的高山。结果,偶然在宜章,汝城,资兴三县交界的瑶岗仙(Yao
gang Sein)发现了中国的第一个黑钨矿。
发现实属偶然:五月的一个阴冷的傍晚,野外辛苦一天之后,李国钦住进大岭(Ta-Ling)一家路边小店,帆布床就架在橱房里。老板娘和她的女儿正在准备晚饭,要他帮忙招呼柴灶,忙碌一阵子之后,他对柴灶发生了兴趣。老板告诉他,,灶是用后山滚下来的石头砌筑的,很耐用,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来不用修理.老板还带他到后院指着山上巨大的岩层露头说:
着些大块石头经常滚下来,毁坏粧稼,补偿的办法就是把石头派上用场,砌池子,做石板,做工具等等。第二天,李国钦爬山察看,初步断定露头矿化很好,尽管不是他要找的锡矿,但是露头规模不小,且含有重矿物.他采集了一些标本。
1913年,李国钦在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业学校学习,导师是特鲁斯考特教授(S.J.Truscott)。导师看了他从中国带来的黑钨标本,没有多大兴趣,只是说:“这真是一块漂亮的标本,不是吗?”
问到黑钨的用途时,则说:把它送到德国,德国人或许知道有什么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用钨制造高速钢, 军火工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世界范围出现钨的抢购潮,钨价成倍的猛涨,
1914年,李国钦赶忙回国,成立了一个“粤汉钨业公司”开采瑶岗仙钨矿,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家钨矿山。
1915年12月,粤汉钨业公司的第一批钨砂装船运往美国.当时,中国既没有钨砂市场也没有钨价,在长沙海关报关时,李国钦用字“钨”作为钨砂的报关名称,
遭到海关官员的拒绝,官员们要用"黑砂"名称。作为矿业工程师,李国钦抗议将钨矿物划归“黑砂”,
并将抗议文件递交北京海关总监,要求将新造之字“钨(Wu)”作为今后报关名称。在海关总监接受申诉之前,数批钨砂以"嘿砂"之名装船出口,随后,黑钨矿砂报关采用“钨”。
第一批出口的钨砂,勒杜公司(Leduox &
Company)化验WO3高达78.80%,实际上不含任何杂质。这批钨砂运交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第二批则运交美国钢铁公司。
粤汉钨矿公司的两批钨砂出口之后,中国钨矿的矿床大,矿石纯备受赞赏,美国和英国的钢铁公司需要从中国进口更多的钨砂,以致大批美国工程师赶赴中国找钨。美国的商行都要其在中国的代理联系进口钨砂。美国捷运公司,香港里渣蓀公司,
R.威莫斯先生,等则仿效粤汉钨矿公司开办钨矿,成为出口商。
李国钦发现瑶岗仙钨矿的消息,迅速从湖南传到广东,广西,云南,后来又传到法属印度支那和暹罗。1915年以后,中国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产钨国。
(2004,05,20。长沙)
附记(二):
另据悉:李国钦先生在国内开办钨矿山后,以钨砂为原料,在美国建立了”华昌钨业公司”,从事钨冶炼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昌为美国军工生产提供钨,鉬等金属原料,极大地支援了战争。为此,李国钦先生也深受美国政界人士器重。五十年代,李国钦先生去世,由其义子李震声先生(John
C.Li)继承接班,在纽约长岛设立”李钨公司”( Li.Tungsten),主要生产 APT。
八十年代,李钨与中国五矿公司合作经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李钨公司一直是有色总公司的贸易和技术合作伙伴,包括参与湖南株洲硬质合金厂和四川自贡硬质合金厂的湿法冶炼及APT生产的技术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李震声先生热爱祖国,在其主管华昌国际教育基金会期间,把基金由向台湾提供转向祖国大陆提供,大约每年五十万美元,资助中国留学生赴美深造,有色总公司也曽派出数人去美学习。李震声先生不幸己于1992年患肺癌去世,之后,李钨公司亦不复存在。
(罗毅 补记于200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