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矿业开发矿产资源刘继顺 |
分类: 矿业论道 |
刘继顺
2007-07-18
二、矿床勘查开发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
1、矿床成因的“水-火”之争,诱发了地球科学的第一次革命
2、矿床勘查提供了大量研究地球表层以下的样品
即使如此,某些国家还是咬牙拿出了经费为了科学而去打科学探索钻(超深钻),国际地科联曾实施大洋钻探计划(DSDP、ODP、IODP三个计划)和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目前有13个国家实施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大陆科学钻,其中4000米以上的只有20口。已经实施的大陆钻探的结果与人们早先提出的假说,相去甚远。
天然地震资料反演表明:地球具有层圈构造,中心部位为内地核、外地核,再是下地幔、上地幔,最外为下地壳(硅镁层)和上地壳(硅铝层),上下地壳之间为康拉德不连续面。苏联人想验证这个康拉德不连续面的存在,选择了地壳厚度最薄的科拉半岛打钻,其中一个为SG-3井,钻至12262米(目前全球最深井,1970-1989实施),原来设想的康拉德面却是一个滑动面,在深达9500米处还有可以利用的金属,1万米深处还存在天然气和含矿物的地下水(参见架起通往“地心”的望远镜,一窥“地心”究竟)。又如德国上法耳次地区的KTB超深钻(9101米深,1987-1994实施),原来地震反射层为近水平状态,而岩心却表明岩层陡倾,近水平的反射层是一组密集的面理所致。
即使这样,所打的钻孔极为有限,对于广袤的地球表面而言,真是“九牛一毛”也!
但与经济结合在一起的矿床勘查,每个大型矿床的钻探进尺均在十万米以上,1989-2003年塔里木石油会战,总进尺达470万米(102口井,平均井深4700米),那么,全球年钻探进尺呢?更何况还有数不清的探槽、浅井、坑道工程。正是这些矿产勘查工程为我们了解地壳变动与地球演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和地质现象。
因此,正是矿产勘查为我们揭露了大量的地质现象,使得我们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认识,孕育新的地质理论和成矿理论,促进了地球科学的进步!
(待续)
前一篇:矿床:透视地球演变的窗口
后一篇:地球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