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矿物颜色鉴定标志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刘继顺 |
分类: 矿业课堂 |
矿物的颜色鉴定标志
刘继顺
自然界的石头有时绚丽夺目,姹紫嫣红,是因为所组成的矿物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颜色是矿物的重要光学性质之一,也可以作为矿物的一种鉴定特征。例如孔雀石的特殊绿色、蓝铜矿的特殊蓝色都是鉴别这些矿物的重要特征。海蓝宝绿柱石有着如海水般透明的湛蓝,貴蛋白石有多彩变化莫测的炫光,祖母绿发出迷幻般萤萤綠光,翡翠却呈现出溫暖润泽的翠绿。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如果是对各种波长的光波普遍而均匀地吸收,则随吸收程度不同而呈现黑、灰、白等色。如对各种波长的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则呈现各种较鲜艳的颜色。对于透明矿物来说,所有透过光波的颜色就是该矿物的颜色(如自然硫,可以认为由于它较多地吸收了透射光中的紫、蓝、绿、橙、红色光波而透过较多的黄色光波而成黄色);对于不透明矿物来说,它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其表面反射光波的颜色(如黄铁矿表面反射出来的是以黄光为主,所以呈现黄色);白色方解石、自然银等分别表现为对透射光波、反射光波普遍而均匀的吸收、反射而呈现出白色。因此,在不同的光源下,矿物呈现的颜色可有不同。
矿物的颜色可分为自色、它色和假色(锖色)。
自色就是矿物的本色。色素离子(如Ti、V、Cr、Mn、Fe、Co、Ni和Cu等)、晶体构造以及电子跃迁、色心等因素,致使矿物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波,余下的互补色光构成矿物的本色。紫色--紫水晶,锡白色--毒砂,蓝色--蓝铜矿,铅灰色--方铅矿,绿色--孔雀石,钢灰色--镜铁矿,黄色--雌黄,铁黑色--磁铁矿,橙色--铬酸铅矿,赤铜色--自然铜,红色--辰砂,黄铜色--黄铜矿,褐色--褐铁矿,金黄色—黄金等等。
矿物中如含有杂质,便会呈现与白色不同的另一种颜色,叫做它色。如闪锌矿(ZnS),若其形成温度较高,则含铁质较多,它的颜色容易呈现黑色或褐黑色;如其形成温度不高,则含铁质较少,因而呈现较浅的黄色、褐黄色。又如水晶(石英)通常是无色透明的,但含少量铁离子(Fe3+)时則成为紫水晶,含少量铬离子(Cr3+)时則成为黃水晶,含少量鋁离子(Al3+)时則成为黑色的烟水晶。而紅宝石是无色的刚玉(成分Al2O3)因夾杂少量铬离子(Cr3+)而造成它美丽的紅色。
由于氧化作用,矿物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膜,出现与自色不同的假色(锖色),如黄铁矿因氧化后可呈现出与斑铜矿一样的颜色;斑铜矿表面的锖色;方解石解理面上的晕色。
由于放射性作用,常可一些矿物变色,如萤石变紫,石英发红、长石发红等,这是因为其中的二价铁因放射性作用而变成三价铁之故。
最有鉴定意义的是矿物的自色。
前一篇:荒唐透顶:特异功能找矿
后一篇:矿物的天然几何形状鉴定标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