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雷击无由,地下蕴宝有因
刘继顺
2006-5-26
雷击可以帮助人们找矿,你信么?
先说一段新闻。广东省乐昌市廊田镇和长来镇雷击频发:1993年6月,廊田镇楼下村村民邝某遭雷击身亡,同一天,长来镇横岭头村村民张某也遭雷击遇难;1994年6月,就在与邝某遭雷击相邻不到200米的圩坪村,村民罗某在田中被雷击中身亡;1998年6月,附近一女村民在野外遭雷击身亡;2000年6月,一村民在田中犁田遭雷击身亡;2004年5月27日下午4时40分左右,长来镇和村村民刘冬明,在田中喷洒农药时,因天气突然打雷,刘冬明被雷击中当场死亡;与此同时,离刘冬明所处位置直线距离约4公里的长来镇安兴采石场,一名四川籍采石工人因雷击中炸药引起爆炸,该工人被炸起的石块击中,因伤势过重身亡。
为解开这一地区频遭雷击的原因,乐昌市气象局局长黄斌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一地区地下有丰富的含铁矿产资源,村民频遭雷击可能与此有很大关系。黄斌对记者说:“从频遭雷击的长来镇和村及相邻的几个村庄的地形来看,由于该地段四面环山,中间是平原,空中雷雨移动过来时,受地形影响,地下矿藏资源释放出的电荷就会与空中的云层电核相接触,从而形成‘落地雷’。这时在现场附近的高物体就会被电击中,造成雷击事件。”广州国际中心气象台有关气象专家向记者证实了黄斌的这一说法。这位专家表示,经过研究发现,地下含有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地区由于容易引电,会吸引附近的雷雨云,容易造成云层与地面进行放电现象,最终形成雷击事件。从地形地势来说,雷击都是先从空旷地带位置较高的制高点发难。
从科学上说,地球表面存在着天然的变化电场和稳定电场,统称为地电场。由金属矿体、石油、地下水和各种水系的物理、化学作用,可产生自然电场。相对于周围岩石而言,它们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这种自然电场只分布在局部地区,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变化梯度。但随时间变化不大,为一稳定的电场。人们根据自然电场的存在,设计出不同的仪器来探测自然电场存在的范围及强度,进而推断地下金属矿体、石油、地下水赋存的空间位置。
雷电喜欢打击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含有金属矿体或石油的地方,导电性要比一般岩石好。根据雷电发生的次数统计,经常遭到雷击的地区,埋藏金属矿物或石油的可能性就会大些。
因此,我们在从事野外矿产地质调查时,应该特别注意被雷击倒的大树、炸开的尖石、悬崖处是否赋存有工业矿体,并将常遭雷击的区域作为矿产地质勘查的重点靶区。
莫道雷击无由,地下蕴宝有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