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教育胜在智慧而非说教

(2012-11-27 11:32:13)
标签:

育儿

早教

说教

养成

3岁半

分类: 幼儿早教

幼儿教育胜在智慧而非说教

 

彤彤把玩具摆得到处都是,奶奶走过来,义正言辞、简单明了的要求彤彤把玩具收好,“彤彤自己的玩具自己收,玩过的玩具要放回原位”理由很充足,说教很到位,但彤彤就是充耳不闻,然后,奶奶再次重复,同样的语言内容只是音量不断提高,“彤彤听见没有,彤彤把玩具收好……”彤彤毕竟听力没有问题,对于奶奶提高分贝还是会有反应的,漫不经心的动手捡起了几个玩具,不一会,就又放下这些没有收拾的玩具,去玩其他东西了。看见彤彤这样半途而废,奶奶似乎除了再次重复刚才的指令,不断督促彤彤,或者干脆自己动手,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彤彤提出一个要求,爸爸没有同意,于是,彤彤不依不饶。任凭爸爸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情况和理由,“彤彤晚上不能去拿,天气太冷了,出去要感冒的……”,彤彤仍然不能认同爸爸的道理,爸爸继续:“你要是不同意爸爸的要求,爸爸以后也不同意你的要求……”威胁似乎有一定作用,但彤彤仍然不高兴兼委屈,面对这么一个情理讲不通的孩子,似乎让彤彤因不快大哭以外,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彤彤3岁7个月,很多时候,我们总期待可以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教育彤彤,告诉彤彤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为什么不能做?却发现每次我们义正言辞、理由充分的时候,彤彤总好像心不在焉或者充耳不闻。现在想来,也许我们忽视了什么?对于彤彤这么小的孩子,教育内容是否可以局限在说服教育层面上?

 同样的收拾玩具,我告诉彤彤:“妈妈和你玩游戏,彤彤现在是蘑菇小精灵,妈妈是蘑菇魔法师,彤彤负责拿着小篮子(玩具收纳桶)采蘑菇,把所有蘑菇采完送入魔法架(玩具架),等彤彤采完蘑菇就来通知蘑菇魔法师给彤彤变魔法。小精灵必须独立采完所有蘑菇,不能让魔法师帮忙,如果,魔法师帮忙就不能变魔法了”然后,彤彤小朋友无比兴奋的到处采蘑菇,我假装说要帮忙也被彤彤断然拒绝,很快,“蘑菇”收拾的干干净净,“蘑菇桶”也摆在了“魔法架”上。

 同样的不依不饶,我告诉彤彤:“彤彤,有一个坚持的小鬼,喜欢住进能够坚持的小朋友的心理,坚持的小朋友如果心理住进了坚持的小鬼,就会变成特别能坚持的小朋友。恭喜你,你现在就是这个能够坚持的小朋友,因此,现在,这个坚持的小鬼正住在你的心里。可是,刚才啊,小鬼和我说,他有一点想离开,因为,爸爸希望彤彤坚持明天再去拿一样东西,彤彤有些坚持不了。彤彤你说,咱们能让坚持小鬼离开吗?”彤彤马上摇头,“好,那,彤彤你赶紧捂上耳朵,闭上小嘴,心理默念我能坚持,说十遍,他就不走了,彤彤试试看。”小家伙马上照做,等彤彤说完了,我再假装和彤彤肚子里的小鬼说几句话,大概也是有问有答的让彤彤和小鬼约定坚持到明天再去拿东西。很快,彤彤就高高兴兴的做别的事情了。

 由于大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强,在和孩子交往过程中经常习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但因为大人和孩子在语言理解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交流经常会出现单线程且得不到反馈的情况。这样的差异显示在阅读中,我们很容易在看书的时候关注文字,而孩子却更加重视图片;这样的差异出现在教育里,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容易不自觉的使用简单的说教,而孩子却更认同她们世界里那些家长看来幼稚的道理。对于3岁7个月的彤彤,教育是围绕着养成服务的,不论哪一种教育方式,让孩子愿意做、喜欢做,在不断重复中养成习惯才是最终目的,许多时候,我都感慨,育儿胜在智慧而非说教,这里的智慧则是家长是否可以体会孩子的内心,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教育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