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止幼儿龋齿的四个心得

(2012-07-03 12:43:26)
标签:

育儿

牙齿

保健

蛀牙

龋齿

母乳

奶瓶龋齿

分类: 育儿生活

    防止幼儿龋齿的四个心得

    这几天,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儿童龋齿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五岁年龄以下儿童八成有龋齿,而专家给出的龋齿原因是幼儿吃奶时间过长,尤其是有含乳睡觉的幼儿出现龋齿的危险更大,更有专家站出来提出,每次母乳喂养不要超过10分钟,母乳后一定要让孩子喝清水漱口的建议。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看到一个为断孩子夜奶而纠结的母乳妈妈,还记得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孩子经常吃奶睡觉的习惯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

    彤彤是个长期母乳喂养的孩子,睡觉前母乳对于彤彤来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几乎每一个夜晚彤彤都在我的怀里安然入睡。其实,对于我来说,相比彤彤奶奶每次又是抱着遛弯,又是讲故事,费劲周折的哄睡工程来说,我这样边母乳边睡觉的方式实在是一种很轻松的偷懒方式。如果说长期母乳喂养是造成龋齿最大的风险,那么,彤彤的牙齿应该是风险够大了吧,但事实是,我很认真的检查了彤彤小朋友的牙齿,到现在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美国儿科医学会2007年发布的研究《母乳喂养与婴幼儿龋齿》,结论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不是单独构成婴幼儿龋齿的原因。现在想来,我倒是觉得彤彤之所以没有出现蛀牙,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纯母乳喂养。     

      美国Pamela Erickson博士一篇探讨母乳与蛀牙的科学研究论文,这篇证实母乳并不会造成婴儿蛀牙的科学研究成果,被誉为是最好的科学研究论文之一,让 Pamela Erickson博士在1997年获得美国小儿牙医学会的基础研究教育奬,以及1998年的美国小儿牙医学大会奬项第二名。这项研究也被美国小儿牙医学会认可为重要的研究。

      Erickson博士的研究结论:
     1) 人类乳汁( HBM) 确实可以储存钙和磷到珐琅质中。
     2) 人类乳汁并不会降低口腔酸碱值太多而形成牙斑。
     3)人类乳汁不会造成蛀牙(除非有其它碳水化合物来源造成细菌发酵),是因为口腔中的酸碱值降低,才会增加蛀牙的危机。
     4) 造物者将母乳设计为完美的食物,母乳是呈现饱和状态的缓冲液,所以不会改变胃中的酸碱值,让母乳本身可以更好消化。

      科学家对史前婴儿与哺乳动物看母乳与蛀牙的关联的研究也证明了蛀牙与母乳不存在关系的论点。史前的婴儿头骨显示史前婴儿少有婴儿龋齿。

================================================================================================

    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斯生自然历史博物馆检视史前婴儿头骨后发现,史前婴儿少有蛀牙的情形发生,牙齿咬合不正的情形也很少,在古代,直接哺喂母乳是婴儿营养的唯一来源,他们也不可能在饮用水中加氟,所以在现代,蛀牙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哺喂母乳。
    人类学家、兽医师、哺乳动物学家和生化学家,没有人认为可以将蛀牙归咎于哺喂母乳,哺喂母乳造成蛀牙,在自然生物演化过程中完全不符合科学学理,从古代,若是婴儿会因为哺喂母乳而蛀牙,等到婴儿成年之后,已经没有牙齿,也丧失咀嚼食物的能力,这些人会因为饥饿或是蛀牙造成的感染而死亡,但是显然地,在古代这种情形从未发生。
     世界上有4640种哺乳动物 ( Olaf Ofedal-美国华府国家动物园),除人类外,所有的哺乳动物都由动物妈妈的乳汁提供养分而发育成长,野生哺乳动物极少发生乳齿蛀牙的情况,人类只是这些物种中的一种,只有人类的婴孩有蛀牙的问题,难道不一件奇怪的事吗??人类的乳汁并不会比其它物种的乳汁还差。
     可以向兽医求证,问他们是否见过野生动物的婴儿发生蛀牙!驯养的动物有时候会产生蛀牙, 但是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牠们的食物是由人类给予的.
==================================================================
    与此同时,西尔斯医生在其书中也说,含着乳头睡着跟龋齿没有必然联系。作为一个母乳妈妈,我个人的感受不会产生龋齿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吃母乳的时候,奶水是直接流到舌根部,不会接触到牙齿;其次,母乳不同于奶瓶,孩子不吸吮母乳不会自然流出,孩子一旦睡着停止吸吮,不会出现奶水自然流出侵泡牙齿的现象。第三,母乳长在妈妈身上,妈妈是活的,即便是妈妈睡着了也很难保证一夜不变换姿势,因此,不会出现忘记取出而长时间让孩子吸吮的现象。

    2、不使用奶瓶

     彤彤是个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造成的后果是6个月后完全不接受奶瓶,6-8个月的两个月时间里彤彤学会了用学饮杯。更由于母乳喂养,彤彤从没有吃奶瓶睡觉的习惯,现在看来倒是对防止龋齿有很大的好处。

    很多妈妈都听说过“奶瓶龋齿”,相比母乳,长期使用奶瓶进食的宝宝容易出现龋齿是毋庸置疑的。Pamela Erickson博士在其论文中也指出喂食配方奶,会让宝宝更容易蛀牙:
    1)某些配方奶会造成龋齿。
    2)某些配方奶会溶解珐琅质。
    3)大部分配方奶会降低口中的酸碱值( 这会使口腔变成酸性使牙齿容易蛀牙)。
    4)某些配方奶会在几周之造成齿骨质龋齿。
    5)某些配方奶明显地助长细菌生长。
    在哺乳母乳时,大部分的奶水直接进到喉咙里,使用奶瓶喂奶时,大部分的奶水是灌到口腔中,牙齿是浸在奶水中,使牙齿更有机会蛀牙。

    更有很多孩子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孩子躺着的姿势使奶瓶嘴直接贴附于上颌乳切牙,让牙齿长时间浸泡在奶或其他含糖的易产酸发酵的饮料中,口腔中的细菌分解糖类产生酸而破坏牙齿;当婴幼儿清醒时,可以通过唾液的分泌、咽喉的吞咽,有效地清除口腔内发酵的碳水化合物,而当婴幼儿人睡后,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吞咽功能减弱,口腔的自洁、稀释、中和作用均下降,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便存留在口腔中,并环绕在牙齿周围,很容易发生龋齿。
    3、注意口腔保健和培养生活习惯。

     彤彤6个月开始使用手指牙刷,坚持早晚刷牙。1岁8个月给彤彤买了第一个牙刷,尝试让彤彤自己体会刷牙的乐园,我仍然会坚持在彤彤刷牙后使用手指牙刷再次给彤彤清洁。睡前刷牙后不吃食物,这一点规矩因为从来没有违反过,彤彤小朋友现在已经非常认可。前几天,彤彤刷完牙看见爸爸拿出一个好吃的零售,彤彤竟然可以自己说服自己,很认真的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刷过牙了,你给我留好了,我明天再吃。”

      对于培养孩子刷牙习惯,我觉得首先是培养孩子对刷牙的兴趣,在彤彤6个月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彤彤对进口的东西来者不拒,牙刷进口彤彤也会很高兴的吸吮不停,这个时间段开始给彤彤刷牙,从做好刷牙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让孩子知道要做什么?每次刷牙前,我都用非常高兴的语气问彤彤:“看,这个是什么?”让彤彤看一会儿牙刷,开始刷牙时,我会发出一边把牙刷放入口中,一边发出逗彤彤的声音:“嘟嘟嘟嘟”,每次刷牙彤彤就会边刷边笑。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开始刷牙,孩子更容易接受和配合。到彤彤1岁半以后,慢慢向彤彤灌输刷牙的意义和“刷牙是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概念。通过《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样的绘本,对彤彤的教育意义非常大,彤彤很清楚不刷牙的后果,对不刷牙这样的行为产生了畏惧感。每当彤彤向我们挑衅的提出不刷牙的想法时,我们也注意从不用否定语言(不刷牙,可不行)而是用提问语(不刷牙可以吗?不刷牙会怎样?刷牙是谁的事情?)回答他,激发他自己刷牙的行为。在我的记忆里,我和彤彤从没有因为不愿意刷牙而出现矛盾。倒是曾经有过一次因为彤彤刷牙浪费水,而被我们剥夺刷牙的权利而大哭不止的经历,对于彤彤来说,刷牙是自己的事情,也是不做不行的事情。

    4、控制食用糖类食品的频次比控制食用量重要。

    彤彤2岁以前,在不懂得主动索要的情况下,我从不给彤彤准备零售。而现在,随着彤彤长大,我也会按照彤彤的要求给她卖她想吃的食物,但不会长期准备,也就避免了彤彤的随手可得。上一篇博文《别让管制成为不良行为的助推器》中,曾经写了我让彤彤一次吃棒棒糖吃到腻,有妈妈提出对牙齿伤害的担心,也让我想起说说孩子食用糖类食物频次和数量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儿童蛀牙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出现龋齿与他接触糖类的频次有关,接触糖类的时间长短远比接触糖类数量影响更大。糖果之类的零食对牙齿危害大,是因为多次吃零食,会使口腔长时间处于酸的环境中。长此以往,会增加龋齿发生的几率。口腔处于酸环境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吃的频率,而不是吃的量。其实,糖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很重要意义,过分控制孩子的糖摄入,或许会影响孩子的发育,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大脑发育,因此要保证糖的摄入量。香港的一些幼儿园采取了一种“黄布袋”的方式,帮助儿童预防龋齿,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幼儿园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个黄色的小布袋,当孩子想吃糖时,就把糖放到黄布袋里;想吃饼干,就把饼干放进去,然后攒在一起吃。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营养和需要,又减少了吃零食的次数,可以预防牙病。

    由此可见,食用糖类零食,控制孩子的量而增加食用次数是不可取的防止蛀牙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