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阅读绘本误区 |
分类: 幼儿早教 |
2、指读式亲子阅读
这个是我最早困惑的问题,曾经看到有的家长说,采用点读的方式可以让孩子自然过渡到识字,让亲子阅读成为孩子快速识字的桥梁,应该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于是,一段时间,我曾经企图尝试采用指读的方式,但后来我发现,彤彤经常会在我点读文字时拨开我的手,因为我的手挡住了他看图片。我这才慢慢的意识到,孩子看图画书和大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孩子的重点是图片而不是文字。图片的插画描述的内容远远大于文字,一本书如果过多的琐碎写景或心理描述,往往幼儿会不耐烦,但因为有了图画,作者把更多的需要表达的内容画入了图画书的插图中,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孩子对图画书图片的理解力是惊人的,正因为这个时期孩子惊人的读图能力,才会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从图画书中获得难以形容的乐趣。而我的点读或指读,不但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读书的特点,并且还干扰了孩子看图画的乐趣,非常得不偿失。写到这里,说几个彤彤读图的小例子,了解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超强的图片观察能力。
许多成年人习惯于忽略一本书的封面和扉页,但图画书的封面和扉页与普通书有很大的区别,从图画角度来说,有许多图画书的故事情节是从图画书的封面就开始了,善于读图的孩子,其实早于家长了解到图画书的内容,每一本图画书的扉页插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采用图画书里最频繁出现的元素绘制扉页图画,让孩子对图画书整体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文字的角度说,图画书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内容,让孩子了解一本书的基本结构,并且,我更偏向于采用点读和指读的方式进行这部分,因为这部分的文字大小差别明显,往往标题设计比较跳跃,孩子更容易或者说更愿意注意到文字。
每次和彤彤一起读标题时,彤彤都是要求自己点读,我配合彤彤每点一下,念出她点的那个文字。开始的时候,彤彤不能够向大人一样逐个字连续点,她点那个,我读那个,当她发现我读的文字不是她心里的那串文字的时候,就会从头开始再重新点,直到每个字按照顺序点出来,才高兴的翻页。
这个我也曾经纠结过,有家长主张绘本里的文字都非常经典,多一个字多余,少一个字不完美,为了充分尊重原著,家长应该一字不差的进行原文阅读,不要过多进行解读。并且,这样的另一个好处是,这个事情的孩子喜欢重复阅读,家长按照原文朗读,每次朗读的内容可以完全一样,次数多了,孩子就可以复述文章内容,可以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这样的说法,我也曾经认同过,并且,坚持每本书,只进行原文阅读,不过多的解释,基本彤彤有疑问,我也会重复书中的那句话进行解释。但,随着彤彤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慢慢的我发现这种阅读方式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我很难用文章里面的内容解释彤彤提出的问题,因为,每个孩子对图画书的观察角度是不一样的,看到的东西不一样,问的问题也千差万别。我也感觉到,与孩子一起交流图画书的内容,才是亲子阅读最大的乐趣,通过对图画书内容的交流,孩子可得到自己更个性化的需求。当然,原文朗读并没有错,毕竟许多经典图画书里面的文字是经过岁月推敲的,在阅读时还是要尊重原文,那种脱离图画书文字完全儿语化的阅读,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我目前的方式是先原文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彤彤有问题,随时停下来讲解。原文朗读的基础上结合她感兴趣的内容,详细解读、互动讨论,一边读一边交流。死读书、读死书对于亲子阅读有害无利。
绘本的重点是图画而非文字,好的绘本,孩子可以通过看图完全理解图画书的内容,甚至有像《海底的秘密》《雪人》这样的无字绘本,仍然受到孩子的追捧。孩子通过图画在脑海中创建故事世界,不但培养了想象力,而且培养了将图画变成语言的能力,使孩子在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记得去年带彤彤去地坛书市,彤彤看上一本法语的绘本,是一本关于一只小青蛙的绘本。当时,我觉得这本书的语言不通,就没有给彤彤买。但彤彤对这本书恋恋不舍的样子,让我记忆犹新。几天以后,我还是把那本书买了回来。塌下心仔细和彤彤看了几遍那本书,我发现,我竟然看懂了。虽然看不懂文字的解释,我仍然可以通过图画对那只小青蛙惟妙惟肖的描绘,从它伸着舌头、无精打采表情中感受到它很饿,然后,他想吃很多东西,都没有成功,直到最后把一只萤火虫吃到肚子里,成为了一只肚子会发光的青蛙,它终于饱了。
大人对于书有一种故有的关注文字的习惯,很难像孩子一样去体会图画的魅力,绘本里的语言很美丽,传递或进一步说明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但,什么也不能阻挡孩子喜欢,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欢,文字可以不是障碍。
陪伴彤彤读书的日子,我不断学习和体会着,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的,我意识到, 让孩子爱上书,我应该以更轻松的心情,把书看成有趣的东西,把读书当成快乐的工具,在亲子阅读中做好配角,顺应孩子的各种需求,而不是主导她,放弃自己更多的功力心态,让孩子在读书中体会到乐趣,唯有这样,孩子才可能更好的利用各种图书,成为一个会读书的爱书人。
3、忽略式亲子阅读。
4、照本宣科式亲子阅读
5、强调文字的亲子阅读
后一篇:春季居家护理腹泻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