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因疑9岁女儿偷钱将其打死的思考

(2011-12-27 12:59:57)
标签:

孩子

犯错

育儿

家长

责打

处理

新闻

热评

分类: 新闻热评

母亲因疑9岁女儿偷钱将其打死的思考

 

请给犯错的孩子留条“活路”

 

    今天的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因怀疑9岁女儿李丽偷钱,将李丽从学校带回家中,用弹力绳抽打孩子脊背、臀部、腿部进行长达四个小时的询问,终致李丽广泛性皮下软组织挫伤出血,导致创伤性休克死亡。法院最终判处这位妈妈有期徒刑10年。(相关新闻背景:《母亲怀疑9岁女儿偷钱将其打死》)

    然后就在想,如果有一天作为家长的我,发现孩子犯了从成人看来不可能原谅的错误,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呢?我想无外乎三种办法,择其一: 一是追究到底,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狠狠地教训犯错误的孩子,让孩子引以为戒;二是与孩子谈话,争取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教,让孩子痛改前非;三是冷处理,即给犯错误的孩子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所在,并积极改正。如果我是家长,从我的内心可能会自然而然的选择前两种,因为,只有前两种会让我可以立刻获得机会表明我心中的不满,让我感觉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采取补救措施。但如果,我是孩子,我在想我会希望我的家长怎么做呢?是的,毋庸置疑,我希望我的父母对我用第三种方式,因为,只有这种方式对我的伤害会最小。然后,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的一个终生难忘,并且终生受益的经历:

     那年我8岁的我上小学三年级,和新闻中的女孩李丽的年龄相仿。记得,在那个物质不充裕的年代,学生能够拥有一根自动铅笔是很值得炫耀的事情。我的一个小学同班同学就有那么一根很漂亮的自动铅笔。某天因为一些小分歧,我们之间发生了不愉快,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干了一件让我一生记忆犹新的事。一节课间,为了出气,我拿走了她铅笔盒里她一直非常珍惜的那只自动铅笔。确定的是,其实我并不是为了拥有那只自动铅笔,而仅仅是想用这样的行为向她表示不满。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上课的铃声想起的时候,看着她到处寻找,我却没有得到一点出气的快感,与此同时,却被一种莫大的负罪感和恐惧感包围。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庆幸的是,我的这个被外人看来绝对是品质问题的行为没有被发现,现在我回想当时我的内心感受,我不能确定,如果老师和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会如何处理我。我想,如果当时的我不幸被发现,我可能更因为分不清报复同学和偷东西那个问题更严重,而不敢轻易说出或说不清楚自己内心想法,从而不能被大人所原谅,那种矛盾和煎熬的心理因为亲生经历而深有感触。所幸,我孩子气的行为没有被放在成人的道德天平上接受谴责,但对我的教育效果却并不小与接受老师和家长的责罚。我在整个过程中深刻体会了我这种错误行为带来巨大内心煎熬的教训。最终,由于恐惧承担和对错误的逃避,我不敢再把铅笔还给那个同学,那天带着这根让我忐忑不安的铅笔走在放学的路上,我把它扔进了家里附近的那条河。当铅笔掉进河水里的时候,我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这辈子,我绝对不会再尝试做这样的事情。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把我最漂亮的自动铅笔送给了那个同学,没有告诉她原因,心里默默的说了对不起。

    现在想想,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并不是蓄谋已久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犯错误存在很多偶然性,大部分时间里犯错误只是一念之差,很多时候,那仅仅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尝试的一部分,这样的一念之差其实并不能代表或说明孩子的最终品质。给孩子一点自我反省的时间,相信孩子会找回正确的路。对于家长来说,当面对孩子犯错时,没有什么比保持宽容和豁达的心态更重要了。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冷处理不仅是艺术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且反映了家长对孩子宽容的心态。对孩子的这份豁达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只要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然后,我们会发现,这样做更容易打动孩子的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激发起孩子努力向上、改正错误的决心。

    最后想说的是,希望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学会艺术的冷处理,在相信和支持中鼓励孩子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希望新闻中的悲剧不要再重演,给犯错的孩子留条“活路”,也是给孩子改正错误留个“机会”,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