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博客推荐第56篇

昨天写了关于让彤彤学会与人交往的三个原则,就想起了彤彤最近与小朋友玩时发生的几件事情。
一、分享的漪澜效应。
那天带彤彤去滑楼梯玩,遇到了2个大约3岁左右小姐姐,分别拿着2个氢气球,彤彤一看到有小朋友,再加之小朋友手里的气球,就兴高采烈的向小姐姐走过去。2个姐姐看到彤彤走过来,突然一口同声的说:“这是我们的气球,不能给你。”“对,她是我妹妹,这是我们的气球,你不能玩。”两个小姐姐很认真的对彤彤着。此时,原本兴高采烈奔过去的彤彤突然就停了下来,面对小姐姐略微急促的说话声,一时进退两难。从内心彤彤非常想过去,但,她已经能够通过小姐姐说话的语气和动作判断小姐姐并不欢迎她。于是,她看了看我。我对彤彤说:“彤彤,那是小姐姐的气球,对吗,小姐姐不想给你,你就不能拿。”彤彤听懂了我的话,不住的点头,然后,她突然冲着离自己还有5-6米远的小姐姐边摇手边大声说:“我不动,我绝对不动。”然后,自顾自的去滑梯玩了。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大约3岁多的小哥哥,2个小姐姐和一个小哥哥因为年龄相同很快就凑到了一起,而,彤彤依然自己玩着自己的游戏,似乎也没有想和那几个小朋友玩耍的意思。此时,那个小哥哥突然从地上捡起了一朵花递给彤彤,很友善的对彤彤说:“给你。”,彤彤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看我,我很认真的告诉彤彤:“彤彤,这是小哥哥送给你的礼物,你谢谢小哥哥,别人送给你的礼物要知道珍惜,把礼物收好。”于是,彤彤很认真的对小哥哥说了谢谢,把小花牢牢的攥在了手里。这是,2个小姐姐看到了小哥哥的行为,也纷纷捡来了很多花瓣、树叶、糖纸,拿过来给到彤彤手里。突然,我发现本来独自玩耍的彤彤成了小朋友们的中心,转眼间,彤彤手里就塞满了花瓣、树叶甚至糖纸,
俨然成了一个“垃圾”小孩。有这么多小朋友围着彤彤,彤彤有些发愣,她除了跟着小姐姐和小哥哥跑来跑去,其实还不知道如何与小姐姐和小哥哥沟通相处。我再一次告诉彤彤:“彤彤,这是小朋友送你的礼物,你谢谢小姐姐和小哥哥,别人送给你的礼物要知道珍惜,把礼物收好。”在我的建议下,我眼看着彤彤把一堆垃圾塞进了裤兜。同时,我看到了彤彤幸福的笑容。
晚上,彤彤回到家再次从裤兜里掏出那些“垃圾”,举着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我很高兴的告诉彤彤:“亲爱的,你很棒,这是小哥哥小姐姐给你的礼物,收好吧。”
二、分享源于坚持不懈
那天与彤彤在楼下玩,遇到3个大约6岁的小哥哥正蹲在地上玩变形金刚,在他们蹲着玩的不远处有一个棋盘桌,上面摆放着一堆变形金刚玩具,很明显那是这几个小哥哥放在那里的。彤彤一下就被桌子上的一堆变形金刚玩具吸引了,我眼看着小家伙兴冲冲的走向那个放满变形金刚的棋盘桌。走在桌子旁边,彤彤伸手想拿那些玩具,但很她拿的动作非常犹豫,和在家里从自己玩具架上拿玩具的利落干脆劲儿判若两人。只见她那只想拿玩具的手抬起来又放下,又抬起来又放下,最终,她没有拿玩具,眼睛紧紧盯住那些玩具,同时,两只手开始局促的搓揉自己的裤子。我走过去问她,彤彤是不是想玩这些玩具,彤彤点头。于是,我建议彤彤如果想玩玩具可以自己和哥哥商量。彤彤在我的建议下,走向3个蹲在旁边的小哥哥,很大声的说:“小哥哥,这个玩具能动吗?”“不能”3个小男孩一口同时的说“这是我们的,你不能动。”听到小哥哥这么说,彤彤立刻转身离开小哥哥,但她仍然非常想动那些玩具,于是,她又回到那个棋盘桌旁边,继续局促的搓揉自己的裤子,大约10秒钟,彤彤再次走到小哥哥旁边,大声问:“小哥哥,这玩具能动吗?”“不能”三个孩子再次大声回答,然后,彤彤又回来了。当彤彤第三次去问那些小哥哥时,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佩服彤彤这种百折不挠的勇气,但效果却是我意想不到的。彤彤第三次发问后,3个小男孩中居然有一个同意了,而且,还替彤彤说话:“给她玩玩吧,干嘛那么小气。”当另外2个仍然坚持不同意时,彤彤第三次失落的返回棋盘桌,继续紧盯玩具双手搓揉裤子。然后,彤彤第四次发问。那时,我服了,被女儿不屈不挠的精神震惊了。然后,我惊喜的发现彤彤的努力得到了回报。3个男孩中有2个男孩都同意彤彤动玩具了,只见3个男孩很认真的研讨了彤彤的问题,“我同意”“我也同意”两个男孩分别说,其中一个男孩说:“要不,我们投票吧。”“好”另一个男孩附和道。于是,彤彤的努力终于在3个男孩举手表决且2票通过后得到了结果,在哥哥们的允许下,彤彤从玩具堆里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一个机器人。一直在一旁看着女儿表现的我,忍不住在彤彤小脸上亲了一口说:“彤彤,你最棒!”然后,我在彤彤脸上看都了幸福的笑容。

三、学会平淡的接受拒绝
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分享呢?即便是大人也不可能保证自己什么都愿意和别人分享。时常,我想,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糖果、玩具,就好比大人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财产一样正常吧。相信,没有哪个大人会不愿意分享糖果和玩具,而这些愿意分享糖果和玩具的大人并不一定是从小就接受了很良好的分享教育才会带来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信奉,孩子的分享意识是建立在对社会认识及价值观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自然萌发的必然过程,无需强求但也绝非放弃。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明确归属权,让孩子学会最基本的交际规则,在自己得到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才可以为今后分享意识的萌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孩子明确物权归属的过程中,不愿意分享和要求分享被拒绝成了孩子们社会学习中首要学会淡定接受的事情。
某日,彤彤与一个小姐姐一起玩,小姐姐有一辆三轮车,彤彤有一辆滑板车。不知为什么,两个孩子都对滑板车比较感兴趣。然后,小姐姐过来抢彤彤的滑板车,彤彤非常简单的告诉小姐姐:“不要,这是我的。”多次建议彤彤和小姐姐交换玩,彤彤都表示不同意,我也就没有强行要求彤彤必须让出滑板车。然后,小姐姐的妈妈看着很心疼,就上楼去把一辆除了颜色不同样式一模一样的滑板车也拿了下来。彤彤发现小姐姐也有了滑板车,而且,颜色和自己的不一样,就对小姐姐的滑板车萌发了兴趣。她走过去和小姐姐说:“小姐姐,我们能换换好吗?”“不行!”小姐姐义无反顾坚决的拒绝了彤彤的要求,彤彤当时似乎面无表情,也没有坚持。就这样和小姐姐玩的后半段时间,彤彤一直不断的遭遇小姐姐冷若冰霜的拒绝。这应该是彤彤在和别人交换和要求分享的过程中第一次被拒绝,看着当时有些懵懵懂懂的彤彤,我不知道对彤彤会有这么严重的心理影响,以至于,那天晚上彤彤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做起来对我说:“妈妈,我说换换,小姐姐说不行。”我轻声告诉彤彤:“彤彤,这个很正常,滑板车是小姐姐的,她有权利不给你玩,就像你也有权利不给小姐姐玩你的滑板车一样,没有什么大不的。”彤彤就这么又睡着了,我不确定彤彤是否真的理解我的解释,只是想告诉彤彤,在生活中淡定的接受被别人拒绝,并很快的释怀,是享受快乐人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看女儿在自己的小社会里摸爬滚打,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人际交往规则,得出属于自己的交往经验,作为妈妈的我所能做到的,只是用心的倾听孩子的倾诉,适当的给出自己的建议。女儿,你要自己慢慢体会,好好学习呀!


====================================================
芝麻巧巧
现为新浪育儿博客“孕期”组的管理员,欢迎各位亲们有备孕、孕期、分娩及月子相关博文点击进入本博《育儿博客首页“孕期”文章自荐说明》在文后跟帖自荐。
欢迎各位亲们加入“快乐准妈交流圈”博客圈
亲子快乐准妈交流圈为新浪育儿博客孕期版块博客圈,本圈主要负责向新浪亲子博客推荐孕期版块博文,便于更多亲子博主的文登上新浪亲子博客、博客首页以及新浪首页。
欢迎亲们加入孕期快乐准妈妈交流QQ群:113131044
和更多的爸爸妈妈们交流备孕及孕期经验、分析新生命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