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而过的El Jadida与卡萨布兰卡

标签:
摩洛哥morocco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jadida |
分类: 旅行[非洲] |
上山下海穿沙漠——马格里布之摩国幻影
(十)匆匆而过的El Jadida与卡萨布兰卡
I wish Casablanca to be endowed with a large, fine building of which it can be proud until the end of time... I want to build this mosque on the water, because God's throne is on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aithful who go there to pray, to praise the creator on firm soil, can contemplate God's sky and ocean. ---- King Hassan II, 1980



从Rabat坐火车,在casa转车前往El Jadida,等到casa的车进站,上、下客就发车,到casa port已经下午2点了。也没时间先去预订的今晚的hotel办理入住、放行李了,虽然离火车站也不算远。就在casa port站里转了一圈,找存包处,这个车站虽然很大,加上地下,有三层楼高,有很多餐馆、咖啡厅、商店,但就是没有存包处!没办法,只好拖着行李大包坐火车去El Jadida了



下午2:25准时开车,路上一个半小时,到4点到了,坐这趟车的人不多,始终都有很多空位。El Jadida是摩洛哥的大西洋海岸上的港口,距离北面的卡萨布兰卡106公里,人口有19万多,在摩洛哥排名16。如果从海上看,El Jadida的港口非常不同于附近其它大西洋港口的摩尔风格,反而是很多葡萄牙人修造的由凿成的石块堆砌的围墙,港城内的很多葡萄牙占领时期的建筑,也都反应了摩洛哥和欧洲文化的交互影响。
这里原先叫做Mazagan,在1502年被葡萄牙占据,葡萄牙人在1514年修建了一座小城,在1541年进而修建了一座更大的军事要塞。葡萄牙人占据这里直到1769年,是他们在摩洛哥全部撤离前最后才放弃的土地。撤离的葡萄牙人毁坏了要塞中的部分建筑,然后越洋搬迁到巴西,在那里新建了一个Nova Mazagan(就是New Mazagan)。
这个Mazagan之后就没有人再居住了,后来Abd al-Rahman苏丹命令在这里建了清真寺,并拆毁了部分原先的要塞以重建,搬迁了一些居民来定居,之后就改名叫El Jadida了,简单说就是"the New"的意思。现在,El Jadida和附近的Sidi Bouzid都是非常吸引本国和外国游客的度假胜地,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冬天的时候下雨多,游人少一些。经济上,El Jadida主要依赖进出口贸易,从这里出口的货物有豆类、杏仁、玉米、鹰嘴豆、羊毛、兽皮、蜡和蛋类,进口品有棉花、糖、茶叶和小麦等。
到了El Jadida的小火车站里,仍然想找存包处,还是没有,问车站咖啡厅的伙计能否帮忙,他也不愿意,让我找警察问问。我想那就只能先去古城里再说了,于是拖着行李从车站出来,找出租车。这里有不少petit taxi,打到cite portugaise,(古城的名字,因为是葡萄牙殖民时期修建的,是UNESCO世界文化遗产,我也主要就是想到这个地方转转,)司机还另搭了2个本地人,为此绕了一段路,后来这两个人下车后又搭别人,最后收了我20Dh,虽然便宜,我就觉得耽误不少时间。司机把我放在古城城门口,我就自己带着行李走进去。

进来看主街只有一条,两旁有不少纪念品店,也有riad旅店。看到我拎着大包行李,很多旅店老板都以为我要住店,招呼我进去看看。我和其中一位说我不住店,就想让他帮忙看一下包,付他20Dh小费,他欣然同意,让我把包就放在他店里楼下的商铺里。然后我就在城里到处转转。
这个靠海的古城其实更像是个围墙围起的小城堡,比之前去过的各处medina比简直小太多了。先上了城墙,两端的堡垒(南边的叫L'Ange,北边的叫St Sebastian)是最佳观景点,可以看城内,也可以看城墙外的港口、海面。目前城内留存的堡垒有四座,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座,在主入口的堡垒已经被葡萄牙人在1769年损毁。海面很蓝,防波堤里有不少渔船。城墙对着海,有很多炮口,还留了一些古炮在这里供人观看。



要塞有三座门,海上一座seagate,本身与东北方向的城墙形成一个小的港口;西北城墙处的Bull Gate;以及南部城墙中部的有双拱门的主入口,原先通过一座吊桥与陆地连接。还曾经有20米宽3米深的深沟充满海水围绕在要塞周边,但在法国统治期间被填埋了,并且在这里建起一座新的城门,直通城里的主街和Seagate
我先到的堡垒旁就是城门,对接着水面,以前的访客从海上而来,就从这里下船进入城内,如今不再有船和人进出,本地青年在这里跳水玩,从城墙上扑通一声跳下去,再游回岸上


这个Mazagan要塞的设计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军事要塞建筑的设计要求,平面呈四方形散射状,边长有250-300米长,稍微倾斜的城墙有8米高,10米厚,包括其上2米宽的步行道,都布置有火炮。从一角的堡垒沿着城墙的步道走,就可以感受一下这种风格


从城墙下来,在城里走了一圈,这里的建筑也还有明显的葡萄牙风格,包括一个现在还在使用的天主教堂,我到的时候还在举办宗教聚会活动。


景点还包括一个cistern储水池的遗址,是1514年修建的,先是作为仓库或者武器库,后来转为储水池。门票10Dh/人,建议买票进去看看,很有趣的体验,巨大的地下室,34米边长的正方形,由5排每排5个石柱支撑。这里最著名的景观是地面上薄层的水,外面的光线通过不大的天窗照进来,照到水面上,造成奇特的反射效果,很适合摄影师取景,这吸引了包括《奥赛罗》在内的多部影片前来拍摄。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虽然更大,但也没有这样的效果。我进来的时候,正遇到几个中国游客在拍照,之前在堡垒上也看到几位中国游客,似乎是有旅行团带过来的



在城里看完就转出去,沿着cite portugaise北墙往海边走,这边有几块运动场,不少本地年轻人在踢球,也有一些人在这里慢跑。有个人把足球踢出场地,滚到我脚边来,我帮他们一脚踢回去,他们就高兴了,一群人跑过来拉着我拍照合影。在海边,靠着海岸修了一条长长的堤道,通向海面,很多本地人在堤道上散步


El Jadida的游览区域实在是很小,总共转了1个多小时就足够了,赶快回到寄存行李的旅店,取回行李包,付了小费,再到城门口路边打车,回Gare火车站。司机还是搭载了别的本地乘客,最后收了我15Dh。回Casa Port的车最晚是晚上7点半,之前每个点的半点有一班车,我刚好赶上6点半的,二等座37Dh/人票价,赶着上了车,马上就开车了。回程列车依然很多空位,仍然是1个半小时路程,回到Casa port,晚上8点多,天色将要黑下来
从火车站出来,先赶去预订的hotel入住,看地图就在casa port附近的medina里,casa的medina是摩洛哥各个旅游城市的medina里最没有游览价值的一个,但也有着medina式的错综复杂,不过我预定这家hotel central在medina边缘,靠近Almohades大道。从booking打印的地图,沿着几条路从居民区穿过去,沿途看到了这家hotel的指路标记,也不难找到。这一带的住宿如果不嫌贵的话选择还是挺多的,casa port出来就有ibis, novotel, sofitel等中、高档连锁酒店
我住这家hotel central价格比较合理,35USD/晚的单人间,是在居民区的老楼里,前台不算热情,但也还算客气,房间也显得比较老旧,地板砖都松动了,面积比较小,卫生间、淋浴尤其小,隔音也不好,尤其是靠近楼梯的房间,但也有桌椅、电视等齐备的设施,灯光也亮,卫生也没问题
办好入住手续,把行李放在房间,也没急着吃晚饭,就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看看,因为只有今天晚上这点时间留给卡萨布兰卡,明天就去机场飞走了。也不远,就从hotel前面的小广场穿过,走到Almohades大道上,沿着大道往西走到海边尽头,大概1公里,就到了。沿途行人不多,树却很多,都是高大的棕榈树,把灯光遮住了,所以好长一段都比较暗,感觉晚间可能有安全隐患,但至少我走过去也没遇到什么事情。沿途还经过一处景点,就是电影《北非谍影》里的咖啡馆,Rick's cafe,有不少游客甚至有旅游团的大巴专门开过来看,也不进去,就在门口拍个照

沿大道主要是港口,也有一些高档写字楼,很气派,不像是之前看到的摩洛哥各个城市的样子,清真寺的广场范围之外,沿海岸靠东边还有市民公园,如果是白天,在公园里散散步,吹吹海风,应该也是不错,但晚上人不多,没人看管的流浪狗却有几只,还是别靠近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是摩洛哥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世界第13大。建造这座清真寺的建议是在1961年Mohammed V国王去世时提出的,Hassan II国王当时要求全国的建筑师提交建造一座圣陵的蓝图,后来,到1980年,哈桑二世国王清晰地表明了他想建造一座大清真寺的愿望。他说,
I wish Casablanca to be endowed with a large, fine building of which it can be proud until the end of time ... I want to build this mosque on the water, because God's throne is on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aithful who go there to pray, to praise the creator on firm soil, can contemplate God's sky and ocean.
1986年7月动工,由旅居摩洛哥的法国建筑师Michel Pinseau设计,由Bouygues集团公司建造,本来要在1989年Hassan II 60岁生日时完工,所以每天有1400工人在白天施工,在夜间换1100人继续施工,有一万名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参与了工程当中随处可见的精美镶嵌画、石地板和柱子、雕刻的灰泥模具、雕刻和绘制的木制棚顶,但还是拖到了7年后的1993年才完工
建造过程耗资5亿多欧元,这远超过摩洛哥经济实力的花费遭到了很多抨击,不过这已经比Hassan II预先设想要建的清真寺规模要小了,国王本来想建造一座仅仅比麦加的清真寺小的清真寺,资金来源主要是民众捐款,其它阿拉伯国家和一些西方国家也提供了贷款。
清真寺200米长,100米宽,加上外围广场和辅助建筑占地9公顷,可容纳10万5千人一同祷告,其中大厅内25000人,外围8万人。清真寺部分建在陆地上,部分建在海上,这首先是在原先海滨游泳场的基础上依靠自然的岩石搭建了一个平台,还有相应的矶以避免海水高达10米的波浪对建筑的侵蚀,所以实际上祷告者是位于海水之上的,虽然没有玻璃地面可以看到,建在海上的一个好处是避免了城里的噪音和污染
建筑融合了伊斯兰建筑技法和摩洛哥的文化传统,也有摩尔风格的影响和现代城市设计的元素。难得的是,清真寺的石料、木材等建筑材料全部采自摩洛哥本国,只有一些花岗岩石柱子和玻璃吊灯是从意大利买来的。清真寺的棚顶是可伸缩的,210米的宣礼塔是全世界最高的,有60层高,塔顶上有强激光器,发出激光直指麦加方向。


哈桑二世清真寺高大宏伟,距离很远就能看到,灯光都打开了,很漂亮。清真寺脚下的广场面积很大,晚上也有不少本地人和游客,散步的,闲坐的,带着小孩玩闹的,都有。广场外周就是海边,但广场是抬高垒起来的,所以有铁栏杆拦住,不允许人们靠近边缘。


清真寺外观主要是金属钛、青铜和花岗岩材料,装饰有淡蓝色大理石和精美瓷砖,墙面、大门都是精雕细琢的作品,虽然高大,也不失精致典雅,走廊也是充满阿拉伯风情的美感。内部只有每天固定时间对非穆斯林的游客开放,现在不属于开放时间,只有穆斯林可以入内,有安保人员在外围盯着,如果有游客靠近,会吹哨警示




围着清真寺转了转,看看时间不早了,就原路返回,走回去,这里也时常有出租车过来,如果想打车,稍等一下还是会有车的。我还是沿着Almohades大道走回去,没有直接回旅店,而是到casa port火车站吃晚饭,因为都快10点了,很多餐馆、快餐店都关门了,只有麦当劳还没开着,就只能在这里吃了。买了两个cheeseburger,每个13Dh,还要了一杯芒果smoothies,22Dh,在店里吃完了出来,又跑到马路对面的小摊买了一杯鲜榨橙汁,8Dh,比之前在马拉喀什、菲斯买的都贵,不过味道也还不错。吃饱喝足,走回酒店休息
眼看就到了在摩洛哥最后一天,从卡萨布兰卡经过开罗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迪斯亚贝巴,时间也来不及再逛什么景点了,早上也没打算再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看看白天的景象,就睡到快9点才起来,洗漱收拾以后退房,房费用PNC银行visa卡刷卡支付,花了364Dh,是按照欧元报价的1:10.5算的。早餐也是提供的,非自助式,很简单,没有热菜、没有水果和蔬菜。从酒店出来,要去casa port坐火车去机场,但有点迷失,走了几条街就不认识了,果然casa这里的medina也和之前去过的其它城市的medina一样让人迷乱,找路人问路以后才走出来
进火车站之前,又到昨天喝橙汁的小店,花了8Dh喝了一杯鲜榨橙汁,是摩国行程的最后一杯。进火车站,直接买票去机场,43Dh/人,二等座,班次并不频繁,每整点有一班,我到的时候正好快10点了,没有等太久。上车以后,空座位很多,所以也没必要买一等座
10点发车,到10点45就到了Mohammed V国际机场,火车站就在机场范围里,从火车站出来进机场,要先经过安检、查验护照,因为安检口只有一个,于是排了好长的队,等了将近20分钟。我觉得还不如走火车站对外的出口出去,再从地上一层的机场正面入口进去
到机场里,找到预订的航班Egypt Air的值机柜台,在楼下,正好开始值机了。领了登机牌,还要上楼,出境检查、安检和登机口都在楼上。出境检查主要是海关比较麻烦,要开包检查,还要问携带了多少现金,一般也都要看一下。要填写一张出境卡,和入境卡是完全一样的,边检收了卡片,就在护照上直接盖章,也不多问什么。安检就比较严格了,要拖鞋,还要摸索搜身。
候机区里有很多快餐店,也有免税商店,还有个小型hotel,我就抓紧时间吃中饭,到一家快餐厅买了一份汉堡套餐,147Dh,按摩洛哥普通价格水平来看,实在是太宰人了。
到开罗的航班是波音737的窄体机,机组也就零零散散几个人,本来应该下午1:20起飞,前一班飞到这里就晚了,又拖了好久才让上飞机,晚了几乎一个小时才起飞。于是,我也终于结束了这趟上山下海穿沙漠的奇妙旅程,在摩洛哥所闻所见的一切,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这就是我旅历中的第一次非洲行程,第一个非洲国家。
(十)匆匆而过的El Jadida与卡萨布兰卡
I wish Casablanca to be endowed with a large, fine building of which it can be proud until the end of time... I want to build this mosque on the water, because God's throne is on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aithful who go there to pray, to praise the creator on firm soil, can contemplate God's sky and ocean. ---- King Hassan II, 1980



从Rabat坐火车,在casa转车前往El Jadida,等到casa的车进站,上、下客就发车,到casa port已经下午2点了。也没时间先去预订的今晚的hotel办理入住、放行李了,虽然离火车站也不算远。就在casa port站里转了一圈,找存包处,这个车站虽然很大,加上地下,有三层楼高,有很多餐馆、咖啡厅、商店,但就是没有存包处!没办法,只好拖着行李大包坐火车去El Jadida了



下午2:25准时开车,路上一个半小时,到4点到了,坐这趟车的人不多,始终都有很多空位。El Jadida是摩洛哥的大西洋海岸上的港口,距离北面的卡萨布兰卡106公里,人口有19万多,在摩洛哥排名16。如果从海上看,El Jadida的港口非常不同于附近其它大西洋港口的摩尔风格,反而是很多葡萄牙人修造的由凿成的石块堆砌的围墙,港城内的很多葡萄牙占领时期的建筑,也都反应了摩洛哥和欧洲文化的交互影响。
这里原先叫做Mazagan,在1502年被葡萄牙占据,葡萄牙人在1514年修建了一座小城,在1541年进而修建了一座更大的军事要塞。葡萄牙人占据这里直到1769年,是他们在摩洛哥全部撤离前最后才放弃的土地。撤离的葡萄牙人毁坏了要塞中的部分建筑,然后越洋搬迁到巴西,在那里新建了一个Nova Mazagan(就是New Mazagan)。
这个Mazagan之后就没有人再居住了,后来Abd al-Rahman苏丹命令在这里建了清真寺,并拆毁了部分原先的要塞以重建,搬迁了一些居民来定居,之后就改名叫El Jadida了,简单说就是"the New"的意思。现在,El Jadida和附近的Sidi Bouzid都是非常吸引本国和外国游客的度假胜地,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冬天的时候下雨多,游人少一些。经济上,El Jadida主要依赖进出口贸易,从这里出口的货物有豆类、杏仁、玉米、鹰嘴豆、羊毛、兽皮、蜡和蛋类,进口品有棉花、糖、茶叶和小麦等。
到了El Jadida的小火车站里,仍然想找存包处,还是没有,问车站咖啡厅的伙计能否帮忙,他也不愿意,让我找警察问问。我想那就只能先去古城里再说了,于是拖着行李从车站出来,找出租车。这里有不少petit taxi,打到cite portugaise,(古城的名字,因为是葡萄牙殖民时期修建的,是UNESCO世界文化遗产,我也主要就是想到这个地方转转,)司机还另搭了2个本地人,为此绕了一段路,后来这两个人下车后又搭别人,最后收了我20Dh,虽然便宜,我就觉得耽误不少时间。司机把我放在古城城门口,我就自己带着行李走进去。

进来看主街只有一条,两旁有不少纪念品店,也有riad旅店。看到我拎着大包行李,很多旅店老板都以为我要住店,招呼我进去看看。我和其中一位说我不住店,就想让他帮忙看一下包,付他20Dh小费,他欣然同意,让我把包就放在他店里楼下的商铺里。然后我就在城里到处转转。
这个靠海的古城其实更像是个围墙围起的小城堡,比之前去过的各处medina比简直小太多了。先上了城墙,两端的堡垒(南边的叫L'Ange,北边的叫St Sebastian)是最佳观景点,可以看城内,也可以看城墙外的港口、海面。目前城内留存的堡垒有四座,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座,在主入口的堡垒已经被葡萄牙人在1769年损毁。海面很蓝,防波堤里有不少渔船。城墙对着海,有很多炮口,还留了一些古炮在这里供人观看。



要塞有三座门,海上一座seagate,本身与东北方向的城墙形成一个小的港口;西北城墙处的Bull Gate;以及南部城墙中部的有双拱门的主入口,原先通过一座吊桥与陆地连接。还曾经有20米宽3米深的深沟充满海水围绕在要塞周边,但在法国统治期间被填埋了,并且在这里建起一座新的城门,直通城里的主街和Seagate
我先到的堡垒旁就是城门,对接着水面,以前的访客从海上而来,就从这里下船进入城内,如今不再有船和人进出,本地青年在这里跳水玩,从城墙上扑通一声跳下去,再游回岸上


这个Mazagan要塞的设计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军事要塞建筑的设计要求,平面呈四方形散射状,边长有250-300米长,稍微倾斜的城墙有8米高,10米厚,包括其上2米宽的步行道,都布置有火炮。从一角的堡垒沿着城墙的步道走,就可以感受一下这种风格


从城墙下来,在城里走了一圈,这里的建筑也还有明显的葡萄牙风格,包括一个现在还在使用的天主教堂,我到的时候还在举办宗教聚会活动。


景点还包括一个cistern储水池的遗址,是1514年修建的,先是作为仓库或者武器库,后来转为储水池。门票10Dh/人,建议买票进去看看,很有趣的体验,巨大的地下室,34米边长的正方形,由5排每排5个石柱支撑。这里最著名的景观是地面上薄层的水,外面的光线通过不大的天窗照进来,照到水面上,造成奇特的反射效果,很适合摄影师取景,这吸引了包括《奥赛罗》在内的多部影片前来拍摄。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虽然更大,但也没有这样的效果。我进来的时候,正遇到几个中国游客在拍照,之前在堡垒上也看到几位中国游客,似乎是有旅行团带过来的



在城里看完就转出去,沿着cite portugaise北墙往海边走,这边有几块运动场,不少本地年轻人在踢球,也有一些人在这里慢跑。有个人把足球踢出场地,滚到我脚边来,我帮他们一脚踢回去,他们就高兴了,一群人跑过来拉着我拍照合影。在海边,靠着海岸修了一条长长的堤道,通向海面,很多本地人在堤道上散步


El Jadida的游览区域实在是很小,总共转了1个多小时就足够了,赶快回到寄存行李的旅店,取回行李包,付了小费,再到城门口路边打车,回Gare火车站。司机还是搭载了别的本地乘客,最后收了我15Dh。回Casa Port的车最晚是晚上7点半,之前每个点的半点有一班车,我刚好赶上6点半的,二等座37Dh/人票价,赶着上了车,马上就开车了。回程列车依然很多空位,仍然是1个半小时路程,回到Casa port,晚上8点多,天色将要黑下来
从火车站出来,先赶去预订的hotel入住,看地图就在casa port附近的medina里,casa的medina是摩洛哥各个旅游城市的medina里最没有游览价值的一个,但也有着medina式的错综复杂,不过我预定这家hotel central在medina边缘,靠近Almohades大道。从booking打印的地图,沿着几条路从居民区穿过去,沿途看到了这家hotel的指路标记,也不难找到。这一带的住宿如果不嫌贵的话选择还是挺多的,casa port出来就有ibis, novotel, sofitel等中、高档连锁酒店
我住这家hotel central价格比较合理,35USD/晚的单人间,是在居民区的老楼里,前台不算热情,但也还算客气,房间也显得比较老旧,地板砖都松动了,面积比较小,卫生间、淋浴尤其小,隔音也不好,尤其是靠近楼梯的房间,但也有桌椅、电视等齐备的设施,灯光也亮,卫生也没问题
办好入住手续,把行李放在房间,也没急着吃晚饭,就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看看,因为只有今天晚上这点时间留给卡萨布兰卡,明天就去机场飞走了。也不远,就从hotel前面的小广场穿过,走到Almohades大道上,沿着大道往西走到海边尽头,大概1公里,就到了。沿途行人不多,树却很多,都是高大的棕榈树,把灯光遮住了,所以好长一段都比较暗,感觉晚间可能有安全隐患,但至少我走过去也没遇到什么事情。沿途还经过一处景点,就是电影《北非谍影》里的咖啡馆,Rick's cafe,有不少游客甚至有旅游团的大巴专门开过来看,也不进去,就在门口拍个照

沿大道主要是港口,也有一些高档写字楼,很气派,不像是之前看到的摩洛哥各个城市的样子,清真寺的广场范围之外,沿海岸靠东边还有市民公园,如果是白天,在公园里散散步,吹吹海风,应该也是不错,但晚上人不多,没人看管的流浪狗却有几只,还是别靠近了。



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是摩洛哥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世界第13大。建造这座清真寺的建议是在1961年Mohammed V国王去世时提出的,Hassan II国王当时要求全国的建筑师提交建造一座圣陵的蓝图,后来,到1980年,哈桑二世国王清晰地表明了他想建造一座大清真寺的愿望。他说,
I wish Casablanca to be endowed with a large, fine building of which it can be proud until the end of time ... I want to build this mosque on the water, because God's throne is on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aithful who go there to pray, to praise the creator on firm soil, can contemplate God's sky and ocean.
1986年7月动工,由旅居摩洛哥的法国建筑师Michel Pinseau设计,由Bouygues集团公司建造,本来要在1989年Hassan II 60岁生日时完工,所以每天有1400工人在白天施工,在夜间换1100人继续施工,有一万名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参与了工程当中随处可见的精美镶嵌画、石地板和柱子、雕刻的灰泥模具、雕刻和绘制的木制棚顶,但还是拖到了7年后的1993年才完工
建造过程耗资5亿多欧元,这远超过摩洛哥经济实力的花费遭到了很多抨击,不过这已经比Hassan II预先设想要建的清真寺规模要小了,国王本来想建造一座仅仅比麦加的清真寺小的清真寺,资金来源主要是民众捐款,其它阿拉伯国家和一些西方国家也提供了贷款。
清真寺200米长,100米宽,加上外围广场和辅助建筑占地9公顷,可容纳10万5千人一同祷告,其中大厅内25000人,外围8万人。清真寺部分建在陆地上,部分建在海上,这首先是在原先海滨游泳场的基础上依靠自然的岩石搭建了一个平台,还有相应的矶以避免海水高达10米的波浪对建筑的侵蚀,所以实际上祷告者是位于海水之上的,虽然没有玻璃地面可以看到,建在海上的一个好处是避免了城里的噪音和污染
建筑融合了伊斯兰建筑技法和摩洛哥的文化传统,也有摩尔风格的影响和现代城市设计的元素。难得的是,清真寺的石料、木材等建筑材料全部采自摩洛哥本国,只有一些花岗岩石柱子和玻璃吊灯是从意大利买来的。清真寺的棚顶是可伸缩的,210米的宣礼塔是全世界最高的,有60层高,塔顶上有强激光器,发出激光直指麦加方向。


哈桑二世清真寺高大宏伟,距离很远就能看到,灯光都打开了,很漂亮。清真寺脚下的广场面积很大,晚上也有不少本地人和游客,散步的,闲坐的,带着小孩玩闹的,都有。广场外周就是海边,但广场是抬高垒起来的,所以有铁栏杆拦住,不允许人们靠近边缘。


清真寺外观主要是金属钛、青铜和花岗岩材料,装饰有淡蓝色大理石和精美瓷砖,墙面、大门都是精雕细琢的作品,虽然高大,也不失精致典雅,走廊也是充满阿拉伯风情的美感。内部只有每天固定时间对非穆斯林的游客开放,现在不属于开放时间,只有穆斯林可以入内,有安保人员在外围盯着,如果有游客靠近,会吹哨警示




围着清真寺转了转,看看时间不早了,就原路返回,走回去,这里也时常有出租车过来,如果想打车,稍等一下还是会有车的。我还是沿着Almohades大道走回去,没有直接回旅店,而是到casa port火车站吃晚饭,因为都快10点了,很多餐馆、快餐店都关门了,只有麦当劳还没开着,就只能在这里吃了。买了两个cheeseburger,每个13Dh,还要了一杯芒果smoothies,22Dh,在店里吃完了出来,又跑到马路对面的小摊买了一杯鲜榨橙汁,8Dh,比之前在马拉喀什、菲斯买的都贵,不过味道也还不错。吃饱喝足,走回酒店休息
眼看就到了在摩洛哥最后一天,从卡萨布兰卡经过开罗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迪斯亚贝巴,时间也来不及再逛什么景点了,早上也没打算再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看看白天的景象,就睡到快9点才起来,洗漱收拾以后退房,房费用PNC银行visa卡刷卡支付,花了364Dh,是按照欧元报价的1:10.5算的。早餐也是提供的,非自助式,很简单,没有热菜、没有水果和蔬菜。从酒店出来,要去casa port坐火车去机场,但有点迷失,走了几条街就不认识了,果然casa这里的medina也和之前去过的其它城市的medina一样让人迷乱,找路人问路以后才走出来
进火车站之前,又到昨天喝橙汁的小店,花了8Dh喝了一杯鲜榨橙汁,是摩国行程的最后一杯。进火车站,直接买票去机场,43Dh/人,二等座,班次并不频繁,每整点有一班,我到的时候正好快10点了,没有等太久。上车以后,空座位很多,所以也没必要买一等座
10点发车,到10点45就到了Mohammed V国际机场,火车站就在机场范围里,从火车站出来进机场,要先经过安检、查验护照,因为安检口只有一个,于是排了好长的队,等了将近20分钟。我觉得还不如走火车站对外的出口出去,再从地上一层的机场正面入口进去
到机场里,找到预订的航班Egypt Air的值机柜台,在楼下,正好开始值机了。领了登机牌,还要上楼,出境检查、安检和登机口都在楼上。出境检查主要是海关比较麻烦,要开包检查,还要问携带了多少现金,一般也都要看一下。要填写一张出境卡,和入境卡是完全一样的,边检收了卡片,就在护照上直接盖章,也不多问什么。安检就比较严格了,要拖鞋,还要摸索搜身。
候机区里有很多快餐店,也有免税商店,还有个小型hotel,我就抓紧时间吃中饭,到一家快餐厅买了一份汉堡套餐,147Dh,按摩洛哥普通价格水平来看,实在是太宰人了。
到开罗的航班是波音737的窄体机,机组也就零零散散几个人,本来应该下午1:20起飞,前一班飞到这里就晚了,又拖了好久才让上飞机,晚了几乎一个小时才起飞。于是,我也终于结束了这趟上山下海穿沙漠的奇妙旅程,在摩洛哥所闻所见的一切,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这就是我旅历中的第一次非洲行程,第一个非洲国家。
前一篇:得土安,真不像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