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河口的玫瑰城 —— 波特兰(Portland, Oregon) [美加名城记]

标签:
波特兰俄勒冈 |
分类: 旅行[美加] |
事实上俄勒冈州的最大城市波特兰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旅游目的地,虽然,俄勒冈州以免税购物吸引人,它的海岸、森林、火山口湖都是绝佳的自然风景。但在波特兰,实在找不出什么特别吸引人的“景点”,在wikitravel这种旅游指南上,也只是列出一些区域性的小博物馆,或者更适合本地人休闲的公园。所以在2010年初规划美国西北地区的游玩的时候,也并没有对它有多少期待,更多的感觉是路过看看而已,特别是在计划的哥伦比亚河谷一日游并没有能够落实以后。但现在回想起来,这座连续多年被评为美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的波特兰,的确给我留下一种闲适、舒缓的感受。
我是在游览过西雅图之后,赶Greyhound长途车前往波特兰的:一整个下午都在坐车,从西雅图到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因为远在东北部的缅因州还有一个小号的portland所以要注明Oregon以做区别)。路上我一直在琢磨5号高速,因为我在加州从三藩到LA再到San
Diego的路就是5号,现在才发现这条路居然一直向北可以开到波特兰和西雅图(乃至温哥华,只是在加拿大境内改用了加拿大的编号系统),后来查地图才发现它向南一直通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省(baja省)的最南端
华盛顿州Tacoma市的Dome
冬日里华盛顿州的旷野
哥伦比亚河流经波特兰郊外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临近威拉米特河汇入哥伦比亚河的河口,是俄勒冈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市区人口大约60万,以波特兰为中心的范围更大的波特兰都会区则居住有241万人,是美国西北地区仅次于西雅图的第二大城市。波特兰的总面积为376.5平方公里,其中陆面347.9平方公里,水面28.6平方公里,水面占总面积的7.6%。
波特兰的气候有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兼海洋性的特点,冬天温暖多雨,夏天炎热干燥。平均年降雨量为1119毫米,平均来说波特兰每年有155个降雨天。由于气候适宜,市内有许多玫瑰种植园,波特兰也被成为“玫瑰之城”。波特兰连续多年被评为美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波特兰最初只是一个小港,1843年,威廉.奥维顿认识到这块地方的经济价值,因此他与来自波士顿的伙伴以每公顷25分的价格合伙购买了这块共2.6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又将他的地盘的一半卖给了一个来自缅因州波特兰的人。在决定这个地方的名字的时候缅因波特兰的人和波士顿的人都想以自己的家乡来命名这个新的城市,于是两人掷币来做决定,结果来自波特兰的人赢了。1850年波特兰约有800名居民、一个蒸汽锯、一个木结构的旅店和一份报纸,但在19世纪接下来大多数时间里波特兰是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港口,直到1890年代铁路延伸到西雅图深水港时它才失去了这个地位。
到波特兰后从灰狗站(火车站union
station就在灰狗站旁边,不像LA或者seattle是分开的而且隔了好远的距离)暴走了十几个block才到了HI portland
northwest店(HI在波特兰有两家店,距离downtown都有一定距离,northwest分店相对更大也更近一些,不过交通不方便),check-in时候用会员卡打折,仍然是每晚3刀的discount,考察了一下店内,发现比settle
HI小很多,厨房和activity
room都小很多,房间也少,另外没有早餐但是有夜宵pizza(但是需要有人自告奋勇去3条街外的pizza店pick
up),此外用店内的电脑上网是要付费的(15分钟1刀,我第一晚老老实实交了钱,第二天发现亏了,实际上是免费的,为什么呢?因为为了方便旅行信息查询,电脑设置了几个免费浏览的旅游网站,而这些网站给出的链接以及链接网站的链接......也都是免费进入的,其中一个网站链接了google......)
晚上去附近的panda
express吃过晚饭后就继续走了一段路去那个号称很小资很雅癖的23街,虽然不如想像中热闹,但是也灯火通明,虽然很多小商店在晚上关了,但是有很多的bar仍然可以让你在这里消耗整晚
回旅店后因为一直都不困,所以就在activity
room和另外几个夜猫子闲聊,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问波特兰有什么吸引他们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确不是一个以旅游著称的城市:果然很少有人是专程来portland旅游的,有个maine的老哥是来参加朋友婚礼的,有个蒙古的mm是来看望同学的,有个新西兰的朋友是为公事出差来的......我也如是回答,因为我在和几个驴友比谁去过的州数多,所以我来波特兰只是为了把oregon加入我的list
对于大部分来到俄勒冈州的游客来说,波特兰首先是以免税购物吸引人的,但是很少有mall是在downtown附近,如果不去购物,只在波特兰城里转转的话,一天的时间足够了
在我去波特兰之前我上google map看实景,就是把那个zoom
in轴上的黄色小人点进街道上,就可以看街道的实景了,还可以前后左右移动,四周所见也相应移步换景,像你身临其境一样。那时对波特兰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很乡村化的城市:街道都很窄,行人和车辆也不多,鲜见高楼大厦。等到实际在波特兰探访了一天后,看图片时候隐隐的荒凉感已经完全消退,对这种城市里的乡村感觉却有一丝丝偏爱
因为和旅社距离的关系,我先去了chinatown的classical Chinese
garden,因为波特兰和苏州是友好城市,所以在建中国花园方面显示了令其它城市羡慕的优势。波特兰的中国花园取名“兰苏园”,意味着波特兰和苏州的友好关系,花园自然是彻底的苏州园林风格,苏州对花园的建造也给与了大力的技术支持
兰苏园门票8.50,凭我的校园卡拿到了2块钱discount,在这里逛的时候刚好赶上蒙蒙细雨,让我想起当年也是在雨天里,在苏州逛留园和网师园的情景。因为时间不巧,没有赶上花园里志愿者的解说游览,好在中学语文课学的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还在脑海里残存了一些痕迹:......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于是逐条地去检查兰苏园是否符合这样的标准,让我吃惊的是,无论是精巧的布局,还是不同建筑之间以及建筑与花草树木的相得益彰的配合,还是每一条回廊每一处墙壁上的镂空图样,都显出很高的水准。直到我转了三圈以后(因为园子很小),也很难找到什么粗陋之处,以我的鉴赏水平,如果告诉我这就是几百年前建起的苏州园林,纯技术上来说我大概也不会怀疑的,虽然在这个园子很难感受到真正苏州园林里那种“气场”
在兰苏园我还见到了一些中国文化爱好者,其中一个小伙子还能讲一些中文,和我聊天的时候,一字一顿地说“我~常~常~来~这~里~”,虽然发音不标准讲得也不流利,但是他居然认识古体的“读书”两个字,知道那是reading
books的意思,这是刻在一个墙壁的门洞之上的!还有很多小孩子被组织起来参观这个花园,看到他们很happy的样子,我想文化交流和任何事业一样,都是需要从孩子做起的吧
在chinatown的一家中餐馆很随意地吃了些早点,就坐streetcar来到burnside
street然后就看到了powell's
bookstore,按照一些旅行指南,如果是下大雨或者时间实在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个书店逛一整天,因为这个书店就是以“大”著称的,不仅波特兰的主店很大,分布在美国很多地方的分店也都很大。虽然有这样的名气,但是我亲自考察过波特兰的powell店总店后,觉得大概还没有我在北京常去的西单图书大厦大,这里真正有特色之处,是可以淘到很多旧书,因为这里是把used的旧书和新书放在一起卖的(后来查网上资料才知道这是Powell书店在1970年芝加哥第一家店开业后就延续至今的传统)!很多旧书早已经不在市面上出售的,在这里都可以见到。另一个特色是除了英文书以外这里还有很多其它语言的图书,--我说的不是语言教材哦,--中文书架上有《道德经》在出售
说句题外话,《陋室铭》讲“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用于衡量书店的品位的标准,也绝不在“大”。我至今仍然会时常怀念起在北京、在中关村常去的几个小书店:五道口的光合作用、蓝旗营的万圣、北大南门的风入松(这个稍微大一些),闲暇时候就去逛逛,去书店的咖啡厅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一会儿主人的黑猫就跑过来在我腿边蹭......所以书店不在大小,只要卖的书对路子,是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忘记时间的。说到小书店,不妨再多推荐一家,我去芝加哥大学游览的时候去过一个叫seminary
bookstore的店,那也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书目齐全、让书虫们流连忘返的地方
因为价钱原因,在美国我是很收敛自己的买书嗜好的,但是既然到了这个号称全美国最大书店,也还是忍不住花了些银子,跑到sociology架子上找了几本国内没有中译本或者翻译得很差的经典书目check-out
因为波特兰向来被称作“桥的城市”,所以在powell附近的快餐店吃过中饭,我就穿过整个downtown来到波特兰的waterfront
park,整个下午沿着河边漫步,逐一看过了横跨河上的一座又一座桥梁,这些老铁桥很多都已经有百年桥龄,桥上的每根钢筋,都在默默见证着波特兰城市的历史。除了散步之外,游客还可以租自行车在河边骑车游览,而本地人大多选择到这里跑步健身
当我看到河对岸的rose
garden之后,我就从邻近的一座铁桥过河,于是NBA开拓者队的大海报就映入眼帘。这里据说是Yao最喜欢的西部赛区客场,虽然没有机会在这里看一场比赛,但是这座球馆已经很漂亮很吸引人了。传说在超音速队从西雅图搬到oklahoma前后,也有其它城市想把开拓者队从波特兰挖走,但是最终没有成功
从玫瑰花园坐MAX轻轨黄线或者绿线回到downtown,在pioneer
square下车,这里也是来到波特兰downtown必定要去的地方,甚至被称作波特兰的起居室,地位就好比上海的人民广场。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广场,pioneer
square也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空间尺度非常人性化,偌大的广场总是人来人往,不觉得太拥挤也没有空旷感,这里还有旅客信息中心,提供驴友所需的各种咨询和服务
波特兰的轻轨和街车
波特兰Pioneer
Square以及其它地方的街头艺术雕塑等
在pioneer
square附近逛了逛商场后,天色已经擦黑,于是回到旅社结束波特兰的一天暴走,美美地睡一觉,第二天赶奔加拿大温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