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帘半掩处,怎堪一个情字斟酌--《我爱桃花》

(2007-02-03 20:20:23)
分类: 读书随笔与剧评
必须承认,这是我所看过的舞台设计最唯美也的确最美的一出戏:无论是竹帘的舒卷,或是灯光的幻化,或是舞台的旋转,无不衬托着这戏自始至终的别致情趣,和美仑美幻,而这显然是刻意追求的,没有一番考量的工夫,也难以打造出这样一台美戏,虽然道具确实简陋了一些。
其实从名字开始,这戏就透着雅致了,也显见着编剧的性格。也许不需要大牌演员的加盟,不需要多么大耗费的制作,仅凭着本子里就透出来的精雅的情致,加上了堪为极品的舞台设计,硬生生竟在小剧场的空间里开拓出一片仙境来了。
在这样的舞台上演戏,也许是每个演员都会追求的事,即使只是走上几步,也会有很不一般的感觉吧:那灯光,竟像时装表演的T台一样设计了,从台下的灯照着,变幻频频,却都极为柔和的,不让人觉得唐突,也就让人平生出柔情来了,如桃花了,如这戏里浸着的情了。
怎么会有这样一出谈情的戏呢?借了唐朝的故事,却一下子说出了那么多从古至今都说不尽的道理来,因为说不尽,没有个定理,所以也就吸引人,吸引着台上的演员,也吸引着台下的红男绿女:这么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呀理呀的,这么一折腾,竟也能让人明白些了?
当然明白大概是不需要这戏你我就早就明白了的,生活的凝缩毕竟给人以经验的沉积,对那些摸不着边的事情,难免也就看得淡了:难为了邹静之,把这些思绪硬硬地从你我的头脑里又揪出来,在你看戏的嘻哈里,竟探讨了一个半小时,到最后还让你想着,哦,原来唐朝的人和今天的我们也有同样的苦恼啊。难为这编剧了,这么精巧的安排,这么独到的设计。
虽然于我是第一次看这出戏,但早就知道这戏曾在北京的小剧场里着实火过一把了,据说首演时还创造了当年小剧场话剧连演多少场的记录。后来看过剧本,已然被吸引住了,总在向往着那桃花红的舞台,珠帘漫卷,飘飘仙境。是呵,虽仙境难至,桃花下的幽梦总是让人留恋,也许你我都有过,也许就那么自然地发生,那么自然地消逝,这是生活的最最本来的面目,而当极为传统也极为典型的古典故事猛地展现于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眼前的时候,却让你我开始考虑这现代生活里最自然的事情的不那么自然的一面了:好生奇怪,也暗暗着让人有些顾影自怜了。最终却总还要回到今天,回到你我的生活里去,相信,无论是否有这出戏,桃花下的柔情、留连、和困惑,都会在脑海里时隐时现,这出戏,只是让你我在这冬天的晚上,平生一些或喜或愁或不搀杂任何情绪的思想罢了,不过那舞台艺术的极致之处,总更让人凝神一些了:一帘幽梦,呵呵,即使尚不算是艺术的极致,这生生造出的美,也让人有些感动了。
我想我会在很长时间内记住在北京人艺的小剧场里看过的这出戏,记住这舞台,甚至当我在未来的某一天也在繁茂的桃花树下迷离的时候,会记得这位聪明的编剧,想起《醒世恒言》里这段唐朝的故事,虽然,我也不清楚自己会在那桃花下,滋生出何样的心绪!
不过还是要说,在我原先看过的剧本里,最欣赏的还是最后那一段,就是张婴妻子回到现实以后算演出账目那段,看剧本已经让我唏嘘一阵而感动于那表达本身和表达方式,这次复排不知为何把那一幕都删去了,有些可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