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清教年终盘点中国家电家用电器杂志财经 |
分类: 行业分析 |
2010年,中国家电那些事儿 文=于清教
2010年,中国家电业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一年,我们惊喜地看到家电业老大海尔启动的自主化营销;这一年,很多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在家电下乡中渡过了难关;这一年,国内液晶屏项目的上线似乎加快了中国家电制造赶超日韩的步伐;这一年,“紫砂门”事件再一次让我们重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过去毕竟是过去,但如何从过去一年的风雨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反思企业的发展之道?中国家电业又如何在以后的发展中规避短处、厚积薄发?如何抓住“十二五”规划中的国家战略机遇?这才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
废旧家电回收
事件回放:节能、减排这一概念的提出,让2010年我国在废旧家电回收上提出了更多的产业政策,而伴随家电下乡的“以旧换新”政策,也使家电业对此格外关注。而旧货回收以及以旧换新的推出,更使家电企业及消费者对节能、减排的认识更加深入。
点评:
无可置疑,家电产品的诞生和创新方便了消费者,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但产品在使用过程里,不可避免地会有“碳”与“热”的排放,危害着环境,而产品在“寿终就寝”、完成生命周期后,则无一例外地被消费者无奈“抛弃”,或以“二手货”处理,这对环境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
但我们更无奈地看到,在家电产品实现销售后,除售后服务外的其它所有环节,生产商与销售商均不参与其中。从商品交易来讲,交易后的家电归消费者所有,最终的处理看似也该由消费者来解决,但在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的企业社会责任面前,生产商与销售商对售后“寿终就寝”的产品,决不应为完成任务而袖手旁观。要创建绿色品牌、绿色公司,必须从创建绿色产业链着手,否则就是自欺欺人、画饼充饥。
目前,中国家电业在回收工作上的建树,突出表现在政府倡导下的“以旧换新”、“家电下乡”,虽然以旧换新有产品类别与品牌的限定,但在庞大的市场之下,大批旧货的“绿色回厂”,相信其在“碳排放”、“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潜在贡献。
但“以旧换新”毕竟是以政府为主导,且有时间与地域上的限制,待这一国家惠民工程结束,难道家电企业“回收”环节重回当初?这当然不符合企业、行业以及品牌发展的方向。
真正的品牌需要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与环境友好相处。作为资源需求型的家电业,从产品的制造开始,就可以说是在向地球索取,回收自然更应必不可少,当企业真正做到了从生产、销售到最后的回收处理一条龙,绿色企业、品牌便自然成立。
这一天的到来,或许还有待时日。包括家电等产品在内的回收制度的建立、回收人员的管理、废旧品的处理、废品回收方式等等,都需要探索前行。社会精力投入的同时,国家资金的支持更是必不可少,但如这一环节真正得以突破,笔者相信,其带来的有形及无形回报将不可估量。(来源:《家用电器》杂志2010年12月)
(一共8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