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清教广告标王品牌声誉顾客认知产品成本财经 |
近几日,不少朋友炫耀说,他们取得了11月18日的央视某某黄金广告段标王,窃喜。实际上,我觉得是风险。一来,广告标王不见得就是什么经济复苏、公司实力,相反折射出这些品牌的内外兼虚。真正的好产品,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公司绝对不会拔苗助长。其二,标王之后的最大风险不是来自于标王媒体本身,因为大家都懂广告有保护,而是来自新媒体——其他媒体也是人,厚此薄彼,盲目崇拜强势资源,势必引来其他媒体盯梢。第三,广告在衰落、公关在崛起的趋势没有变,问题和风险不是来自广告本身,而是来自新闻风向。第四,大家都知道,羊毛不会出在狗身上,每一笔广告费都必须预算到每一件产品或服务上,你拿消费者预期购买的成本、过度透支自己来维护品牌声誉,是不明智的。
可能是孤陋寡闻,我从来没听说思科、微软、华为、通用电气、苹果、可口可乐、耐克等是什么广告标王,但人家一样活得不错。倒是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内虚公司老愿意出来昙花一现!
因此,请不要告诉我你是什么广告标王,公司有多大实力,实际上你很虚。因为你根本不懂顾客认知趋势和品牌声誉管理。因此,广告标王小丑们的得意本质上就是一种虚张声势和信心不足。炒作的结果就是搬起自己的脚去火炕里通红的烙铁上“红烧”!
前一篇:你不是也不可能是柳传志
后一篇:孤独的最高境界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