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缘何借推VISION加速平台化发展
(2009-11-03 00:36:38)
标签:
于清教amd视觉技术芯片平台化it |
分类: 行业分析 |
在谈到AMD
这个强调由“3A”整合平台带来的平衡视觉体验的举动明显在向自己的老对手隔空喊话。在此之前的9月份,英特尔才在IDF峰会中宣布弃用“迅驰”平台品牌,主推以处理器型号“酷睿”命名的品牌,完全按照处理器性能来划分。英特尔对于此举的解释是“由于平台品牌、产品名称和产品品牌过多,使得我们的品牌结构过于复杂,也因此使消费者和IT买家在采购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所以英特尔有必要进行品牌简化。”
显然,英特尔在做跟AMD同样的事情,就是简化品牌,统一消费者在购机过程中标准的。只不过,前者放弃了平台化的路线,重点强调处理器性能决定PC的一切。但其实,消费者仍然必须从“酷睿”的等级上揣测对应自己的应用需求。
其实,平台化是英特尔最早提出的,当时业界还没有谁能同时拥有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的技术,所以当时英特尔的处理器+芯片组+无线模块的平台概念还是很前沿的。但是随着PC的发展,消费者对于PC的需求也相应在发生变化,3D游戏、蓝光、多媒体风生水起,但英特尔的迅驰平台与消费者对显卡的需求成为主要矛盾,CPU
在这个市场上,我们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英特尔强调处理器将能够决定PC的视觉体验,NV则强调GPU决定视觉体验,包括在此之,双方也因为究竟CPU与GPU
事实上,平台决定整体PC体验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毕竟单一技术对产品的性能影响已经越来越弱,重视消费者的应用体验才是当前发展的理想模式。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在PC选购过程中,66%的消费者更看重PC带来的应用价值。的确,我们无法要求所有消费者都是专业、半专业人士,对于复杂的PC配置信息做到心中有数。那么,PC上面那么多的标示究竟代表什么?谁能帮消费者做一个数字背后的解释?强调整体性能而淡化配置信息的整合平台解决方案显然更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