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于清教董事会里的战争里斯董事会公司治理财经 |
分类: 战略管理 |
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
文=于清教
世界经济一轮轮的跌宕起伏在所难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其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那么,哪些企业能经历狂风暴雨而站稳船头;哪些又被瞬间卷走;哪些会被打得遍体鳞伤;他们不同遭遇的原因何在?《董事会里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与以往管理思维不同的全新诠释。
是什么造就了各行各业?是什么区分了艺术家和银行家、建筑师和律师、作家和工程师?艾.里斯认为是思维差异的结果,你是属于管理思维者(左脑思维)还是营销思维者(右脑思维)?你认为让韦尔奇掌管克莱斯勒结果会怎样?什么是企业最重要的?当你拥有了一个像梅赛德斯—奔驰一样强大的品牌,你就可以在犯了很多错误之后仍然保持优势的原因何在?你不是依靠制造更好的产品来赚钱,而是依靠建立更好的品牌来盈利。这样的观点你接受吗?如果你正在考虑这样的问题,或者赞成“思维有差异”而忽视了它,无论你是管理思维者还是营销思维者,无论你是成功企业还是企业创业中,我认为本书的一些思考都是在恰当的时候带给你的最恰当需求的书。
一个人能否左右脑平衡思维?结论是否定的。就是说你一定会习惯于其中之一,那么,对企业决策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董事会里,是否兼有管理派和营销派,二者是否愿意对接,如何对接?我想,首先是认知人们思维意识中存在的“思维差异”,然后,才能不以排斥的态度认真听取建议,并试图采纳。特别是对于进入以提高管理、降低成本的管理派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决策层,也许营销派起到“鲶鱼效应”。
那么,管理派和营销派有怎样不同的主张?在这里不想一一罗列,也不想分析评判,因为我不想成为你惯性思维的对立面,它神秘的面纱还是让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解开,从头开始,慢慢、细细品味,相信你会另有所悟。
你理解品类和品牌吗?比如:你去酒店吃饭,服务生会问你“喝什么?”你会首先想:“是喝啤酒、红酒、白酒还是饮料?”然后你可能会说“来青啤。”右脑思维的营销派最关注品类,其次是品牌。艾.里斯认为一个无法主导品类的品牌通常是一个弱势品牌。大公司都在忙着为它们的品牌增光添彩,而企业家则在寻找主导品类的出路。大公司用品牌思考,企业家用品类思考。显然,在公司林立的世界里,品牌很重要,但只有在能代表一个品类时,你的品牌才凸显出最大价值。
奶酪理论创始人塞斯宾ž约翰逊和著名营销学教授菲利浦ž科特勒对艾ž里斯的评价是,想要在竞争中独占鳌头的营销人必须读艾ž里斯,而更多的CEO则期望竞争对手不要看到艾ž里斯。
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