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何必怒放作领袖?

(2009-02-21 00:00:00)
标签:

于清教

杨光

江南春

人生智慧

中外管理杂志

财经

分类: 商界旅痕

人生怒放不一定长久,中国企业家总是以领袖为终最终也必将破碎

人生何必怒放作领袖?

 

    牛年春节前当我最后一次从5000字直降到3000字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规则。《董事会》杂志的郭洪业老师太负责任地告诉我——简约也需要大智慧。《“野蛮商人”江南春的冬天》发表后,超过一百多家门户网站转载,也接到很多电话。谢谢大家对于江南春的关心和对我的提醒。

   人生不总是负面,正如你拿开眼前的黑布,阳光就会透过指缝跑进来一样。2009年2月号的《中外管理》杂志也做了《江南春何必怒放》的专题报道,《中国企业家》杂志2月号也是封面人物报道,还有很多关于江南春的商业观察和研究,我都一一拜读。回头看,江南春应该庆幸的是,他第一次获得了人生中那么集中的给他“唱反调”的人的声音,他第一次真正回味从所谓的神坛走下来和当初走上去的滋味,他获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劝解、告慰、批评甚至不理解,但江南春获得了人生,他可以第一次静下心来思考来路,思考去路,这才是人生。

   《中外管理》杂志2月号做了张瑞敏的封面报道,看后又是一番感慨。张瑞敏本周刚刚宣布放弃收购GE白电,虽然前期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成本,但张的放弃不算晚。设想一下,如果GE白电真的被海尔纳入麾下,可能海尔的灾难真的开始了。我们总是昂首挺胸、旁若无人地前进,我们什么时候把别人强加给你的怒放改为慢慢开放,什么时候把所谓的领袖紧箍咒亲手摘走,什么时候放慢脚步品尝平凡和平淡,人生也就足够。

   我转发《中外管理》杂志杨光主编的文字,也是提醒自己,人生怒放不一定长久,中国企业家总是以领袖为终最终也必将破碎。(于清教)

人生何必怒放作领袖?

人生何必怒放作领袖?

人生何必怒放作领袖?

人生何必怒放作领袖?

 

张瑞敏在高原迷雾里执着前行,令人肃然起敬;江南春在寒流隆冬中闪转腾挪,也不失快意轻灵——都值得我们尊重。

  中国企业家何必作领袖?

  文/《中外管理》杂志   主编   杨光

  江南春注定成不了企业领袖。

  当他两周内猝然出售分众那一刻。

  因为他的“脆弱”基因由此昭然若揭。而领袖,必须具有坚韧的品格,必须具有别人胆怯而自己敢于迎风独撑大局的气魄。见势不妙自己掉头就跑,当然无法成为芸芸众生的主心骨。而且,也只有把一件事做得足够久,只有经历过并战胜过至少一个甚至多个经济周期大起大伏的考验,才能完整地展现和证明自己的综合经营能力,成为让别人“记得住”的风云领袖。

  好比评价一个伟大的公司,要看它在挫折、在低谷时怎样做一样——比如IBM、比如松下、比如台塑;审视一个伟大的领袖,也来自他在挫折、在低谷时怎样做——比如惠普两位老人、比如稻盛和夫,也比如张瑞敏。

  但是,我们又何必都去作领袖?

  国人从小受到的“人上人”教育,几乎剥夺了我们对成为“第一”而且是“永远第一”之外其他“成功模式”的选择。而事实上,“第一”永远只能有一个,“永远的第一”更是比中大彩的几率还低。于是在竞争中,我们太多的人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而太多的“成功者”失去了快乐,失去了“潇洒”的人生。

  换个角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专业化也不应仅仅局限在那些商品,和那些需要“上岗证”而也成为商品的人群里,“无证胜有证”的企业家群体其实同样应加以“专业化细分”。我们需要矢志一生于一役的领袖型企业家,也需要更多以生猪卖猪为乐的创业型企业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是完整而健康的。多样化,也许看来不够“正面”,但却永远是“正常”而且可持续的。

  也巧得很,如同6亿年前寒武纪不可思议地“生命大爆发”一样,近年面貌迥异的中国企业家也在集中而突然地涌现和分野。由此可以展望,中国的商界群落也将像后来的地球一样五彩斑斓、拥有勃勃生机!也由此,张瑞敏在高原迷雾里执着前行,令人肃然起敬;江南春在寒流隆冬中闪转腾挪,也不失快意轻灵——都值得我们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