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速度之伤:乳业危机下的企业战略危机

(2008-10-31 12:00:51)
标签:

刘宏君

中外管理

毒奶事件

杂谈

分类: 媒体评论

速度之伤:乳业危机下的企业战略危机

策划:刘宏

 

“快”泥潭

     国内,“毒奶事件”推倒了乳业的多米诺骨牌。一时间,滔天的谩骂中混杂着企业微弱的忏悔声,一场针对乳业全行业的信任危机迅速蔓延开来……

     大洋彼岸,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如火如荼上演,崩溃面正逐渐扩大……

     殊不知,乳业危机的元凶并非三聚氰胺。是快速扩张引起的管理失控、疏于监管的地方保护主义,乃至两极分化的奶源模式,最终让中国民族乳业濒临悬崖。

     “三聚氰胺事件”也不是孤立的,机会导向、追求速度和规模,而非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所带来的危机,迟早会爆发。

     而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和近20年来全球发生的6次重大金融危机一样,还是贪婪惹的祸,贪婪让人们过度透支了未来。上帝使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命和发展规律。超越事物内在规律或承受限度的快速发展,片面地理解与追求发展的“快”,甚至沉迷期间难以自拔,不仅欲速不达、难以为继,而且会事与愿违,甚至猝死,且死不瞑目。

     相反,有时,有计划、有节奏的“慢”合“稳”,却更符合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精髓。中国乳业如此,广大的中国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过后的麻木不仁。

     当西方世界关于中国制造的种种质疑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时候,当境外一些人士纷纷对中国制造的玩具、牙膏、轮胎、宠物粮、饺子等“问题产品”口诛笔伐时,我们需要对存在于各个领域的“速度至上、规模至上、竞争力至上”做一个全面的检讨。

     于是,我们发掘中国“毒奶事件”背后的行业真相,联系西方“金融风暴”的内在机理,倾听中国企业家自身的思考,反思中国制造面临窘境的根源,希望广大企业能“反求诸已”,从中顿悟,以求得长远的真正根基。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200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