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招”整治家电业高成本运营

(2007-12-04 08:55:00)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IT/科技

中国家电

于清教

销售与市场

分类: 财经观察
 

“六招”整治家电业高成本运营

文/于清教

 

    中国家电的市场和竞争真相是现实的,残酷的,我们没有必要维护表面或脸面的繁荣而牺牲环境、透支社会财富和资源,属于市场的就让市场来验证一切,属于企业自身的问题就该学会自己动手术刀。

  一是降低采购风险。既然材料占去了家电产品成本的70%,那么物资采购的成本十分关键。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厂家一定要科学地评估出上游供应商的风险指数,在保证优质优价的同时,把对供应商的战略共赢管理纳入到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中,从而善待供应商。对物资采购的操作置于“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阳光原则之下,避免违规操作,堵住企业经营黑洞,最大限度地降低最大成本。

  二是谨慎投放资源。特价机是渠道砸家电牌子的一块“黑砖”,消费者已对此不“感冒”,而有些企业却对此屡试不爽,认为投放所谓的廉价资源可以讨好渠道、讨好消费者,实际上这种做法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羊毛不会出在驴身上”。在大零卖场和终端的操作上,应避免资源过度投放,一定要注重单店的投入产出比。应善于把有限的市场投放资源与商家的赢利计划捆绑,切实把资源用出实效。

  三是不过分依赖出口。国际化绝对不象家电企业想象得那么简单,把产品卖出去了就是国际化了,也不是把工厂建在人家国土上就成全球化了。关键的是,你是不是把企业文化、市场理念以及赢利模式也做到了成功嫁接。只有把贸易争端、技术门槛、反倾销等一系列风险做到了掌控,你才真正踏上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征途。人民币升值、服务商控制及提高市场资金周转效率,非常关键。

  四是不做短命博战。家电企业的成功除了类似格力的聚焦、防御和着眼于未来,就是扎扎实实地把产品、技术做好;关注顾客,切中需求,做好品牌,不能靠炒作故弄玄虚的概念拯救知名度;运做卓越,就需要放眼未来把企业的战略拉长一些。人或企业总是很容易在最成功或失败时做出重大的决策,而这个时候的决策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我们回头看,在家电业的那些投机取巧者大部分是失败的决策、失败的结果。

  五是学会消化库存。一二级市场饱和,三四级市场增长点明显。其实,家电企业实施新产品策略往往带来很多变数,库存成本不能得到及时消化,采购、销售及服务历史遗留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影响渠道政策和经销商的回款积极性,而且对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和市场推进不利。一个善于解决库存的企业,最懂得解决资金和风险的价值。

    六是治理大客户。中国家电的大客户——家电经销商可以说是制造商自己一手“养”大的,他们都有一部很辉煌的“傍大款”的历史,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是制造商用优惠政策“制造”出来的。然而大户往往到头来翻脸不认人,你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现在他们翅膀硬了,采取的很多行为会给你造成经营被动、价格混乱、利润透支等,最后一拍屁股走人——他另攀高枝去了。

    因此,家电制造企业在进入一级城市的主流商圈时,不要照顾面子或一叶障目,总做无偿捐助的买卖。如果说以前人家“傍”你可以一起掘取小桶的黄金,现在你再去“傍”人家要丰厚的利润回报——那是不可能的——环境变了,话语权转移了。你每个工厂的大客户部要花大力气来研究“傍大户”的成本问题——进店费用、促销资源、管理成本、投入产出比、品牌形象、合作前景等等。而合理选择大客户、选对大客户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市场营销优先考虑的特大策略,否则你进一百个店有80%以上的在亏损,现时的市场竞争格局,你是输不起的,几乎没有卷土重来这一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