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现在不赚钱事出有因
——答东方企业家杂志记者问
东方企业家:目前,许多家电生产商都做起了非家电的生意,投资的、房地产的、炒股的,有人说这是整个行业在面对瓶颈时做出的多元化的选择,您认为呢?就像西门子这样的公司会有很多其他业务一样。
于清教:目前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着来自行业整体性的核心技术缺失、利润率下滑和海外市场反倾销加剧的巨大威胁。
在生存大于发展、产品利润薄如刀片的今天,不少企业感觉做主业不如做副业来得精明和有钱赚,做实业辛苦与危险的现实让众多企业变得懒惰起来,从而钝化了大家对市场的敏感性,于是就东奔西跑,试图跳出竞争的“红海”,寻找生存的“蓝海”。
以炒股为例,家电上市企业群体性地挪用主业经营急需的大笔资金疯狂炒股、掘金资本市场,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企业做强做大主业的精力和决心,也折射出企业的浮躁。
关于企业是否多元化的争论,我以前分析过,不再重复了。
东方企业家:目前,中国的家电生产商碰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人们经常说的技术无法跟进?
于清教:核心技术的缺失、整个行业对外依赖程度高、行业必须依靠进口才能适应产品与市场转型需求,导致中国家电制造丧失话语权,委屈生存。
如彩电平板化彩电潮流的快速崛起就加速了中国彩电业的空心化和边缘化危机——增效不增收、高端产品低端利润。
中国企业如果不静下心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积累核心技术、核心能力,继续停在“加工车间”状态,战略短视,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威胁。
东方企业家:其实,国外的公司到中国失败的案例也有,伊莱克斯就是典型,您觉得目前伊莱克斯最致命的问题在哪?有好的解决办法?
于清教:主要因为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战略上的随波逐流;其二,产品上的反复无常;其三,品牌定位上的尴尬;其四,团队建设上的不力。伊莱克斯在中国的十一年里,无论是资本并购还是总部战略上的屡次调整,始终保持着“不愠不火”的粘合状态,错过了很好的成长机会。整体上来说,与其总部对华市场的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所以说在经营战略上“失足”,是十一年来让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没有看懂伊莱克斯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企业和市场下一个高潮是“专注”、“专业主义”,谁能在“专注”和“专业”上优先做强,谁就会赢得下一步竞争的主动权。
伊莱克斯正试图削减非核心业务,或者说削减非增值产品和产业链,这种转变短暂来看是痛苦的,但从长远来看,这是趋势与必然。如果伊莱克斯在华的经营战略能够通过人事调整基本到位的话,其后期的市场机会不可小觑,毕竟伊莱克斯在产品技术、研发、设计以及其资本上的强大实力仍具有强大的市场爆发力与冲击力。
东方企业家:如果说大家在中国市场上,家电公司都不赚钱,那这个行业为什么这么火热?为什么?是一个谎言吗?
于清教:计划经济时代,家电产品稀缺,大家争先恐后上生产线,随着行业门槛的降低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跨国家电企业的本土化战略,使得行业竞争越来越充分、越来越白炽化,行业的利润也越来越低。
一个企业进入一个行业做大了,要退出这个市场的成本就非常高,因此家电公司不能轻易放弃,要占领市场,要做品牌,就需要持续投入和整合更多的资源,于是竞争就更加激烈。
我想说的是,市场和竞争的真相是现实的,残酷的,我们没有必要维护表面或脸面的繁荣而牺牲环境、浪费社会财富和资源,属于市场的就让市场来验证一切。
来源:东方企业家杂志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