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清教:“你们都给我闭嘴!”

(2007-01-26 20:45:21)
分类: 商界旅痕
这些日子与一些不同行业的老总交流,而且在席间讲故事,我讲了几次这个故事,大家都感慨不已。这个文章在2005年的《家电市场》杂志发过,在我来搜狐开博客的2006年5月,我也发过这个文章。如今,经历得事情越多,我对这个故事就思考与感受得更深刻。希望不论你处于什么景况,人一定要坚强,专注地去做自己的事情,认清目标,分析形势,控制风险,激情昂扬,去践行自己的坚持与努力。

文章原题为《发言的代价》,我在博客直接引用了文章中的话做本次的标题。谢谢您的关注!

2007-1-25

发言的代价

    文/于清教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家电企业的年度营销会,会上这家企业的老总理性分析了整个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并对企业下一步的生存与发展战略做出了新的创新决策,会议开得高效、理性、务实,与会者群情振奋。同时他给大家讲了很多切合现实的故事,我听后倍感欣慰、新鲜。欣慰的是,他能在“浮躁大于理性”的家电业中带领着整个团队继续认真、专注、负责地去做好企业;新鲜的是,这些看似平凡故事的故事却道出了家电业的种种顽症。解决问题,解决竞争与生存的问题是做企业的根本,尤其是在整个行业陷入困境和面临难关的关键时刻,少说多做,专注做事,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精神。

  这位老总说,有一群猎人上山打猎,其中一个人不小心掉进很深的坑洞里,双脚和右手摔断了。坑洞非常深,又很陡峭,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只能在地面上喊叫。幸好,坑洞的壁上长了一些草,这个人就用左手撑住洞壁,用牙齿咬着草往上爬,地面上的人为他加油。

  等众人快看清他是如此艰难地往上爬时,甲说:“哎呀,像他这样一定爬不上来了!”乙有些伤心地说:“情况糟糕,他的手脚都断了哎!”丙惋惜地说:“真可惜!他要是死了,身后巨大的遗产就没人继承了!”丁甚至哭了起来:“他的妻儿老小可怎么办啊?”落入坑洞的人终于忍无可忍,他张嘴大叫:“你们都给我闭嘴!”故事讲到这里,现场参会的员工也都惊讶、惋惜、窃窃私语起来……

  这位老总接着讲,就在这人张口的刹那,他“扑腾”一声再度摔入坑洞。在这个人即将死去之前,他又听到洞口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就说嘛!用嘴爬坑洞,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故事讲完,几乎所有的参会员工都沉默不语起来,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在变化莫测的家电行业里,一味盲目随着外在环境变动或刻意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并不能保证生存,不少的企业就象爬坑洞脱险的人。今年的博鳌论坛上,融创董事长孙宏斌说了一句“得罪”人的话:“我做生意从来不听经济学家的话,否则就赔惨了。对这些议论或理论,我确实没听懂,这不是客气话。”话虽说得尖锐了些,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认为,中国家电业现在迫切必须做的就是练好“内功”,做好生存战略这门重要的功课,只有这样,才能明辨哪些才是真正的机会,哪些是必须绕过的语言或机遇的陷阱,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带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而决不是你要去讨论别人怎么看你的“笑话”以及如何去回应别人的“唾沫”,更不是竞争对手或者评论家的“三言两语”就使你丧失了昂扬斗志,变得畏首畏尾起来。市场、企业内外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行业的风险也是风云变幻,企业惟一应做的就是炼就“真金白银”,继续做好产品,始终做好服务,持续满足顾客。

  同样,如今浮躁不堪的家电业,企业的管理与市场的环境肯定也要遇到很多局外人甚至方方面面的指责、这样那样的指点,我始终认为,一个企业的命运只有这个企业本身才能掌握,谁也不可能救得了;不管是人生或是企业,在面对困难时,千万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只管坚定地向上攀爬,坚定信念,甚至要忍辱负重。面对不相干的议论,我们要学会姑且听之,而一旦回答,往往会坠入更深的深渊。

原文来源:《家电市场》杂志2005年第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