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商界旅痕 |
从一份“汇款单招领”说起
标签: 于清教 诚信 进出口经理人杂志
在清理信箱垃圾(垃圾比不垃圾泛滥)时,我经常误删一些朋友的邮件,皆因主题模糊的原因。后来我跟媒体编辑以及朋友说,以后发邮件请用主题鲜明的文字告诉我信件的内容。
昨晚21点,去收一个媒体的修改稿,因为急着走版,我必须在21:30前回传确认内容。问题解决了后,我去看其它邮件,来自《进出口经理人》岳小月老师的信件,忽然有种让人被潜在尊重的感觉,虽然这种理解迟到(见附件),但还是这个细节在2007年的第4个夜晚让我感动,因此就谈几点感想。
于先生,您好!
我是《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的编辑岳小月,我刊在2006年9月份刊用了你博客上的文章“苏泊尔并购案再显中国制造困境(http://www.tradetree.cn/jidan/200609/16.htm,作者按)”。由于我工作的疏忽,没能及时联系。当然我深知这种“先刊后奏”的做法是不合情理的,也深感不好意思,在此请求您的谅解,不要生气。
您能告诉我您的具体联系方式吗?以便邮寄杂志和寄付稿费。还有,也希望您能从此了解和关注我们杂志,并向我刊多投一些与其相吻合的稿件。多谢!
现在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作为有选择自己阅读习惯的读者,我们仍非常感谢大多数在智慧的海洋里仍兢兢业业为他人做着嫁衣的虔诚者——编辑老师,他们中很多人为发现一篇有思想的稿件而欣喜,也为推出了好的作品作者获奖而自我奖励自己。但谁真正奖励过那些在背后为我们奉献着这些的默默无闻者,有又谁去思考过那些思想背后的智慧推手所做出的努力?
与之相反的是,也有一些不太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媒体,先前拿了作者的稿件,从来不打招呼,拿别人的文章填充了自己的版面再说,更有导致作者为此动用法律武器对簿公堂讨个说法的例子,这种对作者和读者都不尊重的做法,让人在怀疑其办报理念的同时,也产生了厌恶与放弃。我经常看到有作者在《著作权法》的感召下加入曝光媒体“抢劫”稿件的事件,而我很多稿件也被不打招呼就用了(2006年助手帮我搜索监督发现有23家媒体,不打招呼没有说法地拿去了27篇稿件)。是我宽容吗?还是不在乎?不是我没有法律维权意识,而是自己时间太紧迫,甚至没有精力去“理论”,我得继续往前走。
今早去《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的网站,看到在其显要位置上挂着一则汇款单招领启示(见附件),这种提醒虽然在目前看来很平常不过,但有勇气并去继续细心地执行到位,就让尊敬油然而生。
表面看,我们都太忙碌,我们放弃了很多应该或者不应该,我们甚至无法持续或者善始善终,但很多时候,我们又需要并渴望一种发自内心的诚实,包括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别人的尊重。
XXXX有限公司银行汇款200元(付款项:刊) 由于联系地址不详,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XX公司银行汇款150元(付款项:刊) 由于联系地址不详,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XXXX公司银行汇款120元(付款项:书) 没写明书名及联系方式 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XXXX银行汇款168元(付款项:刊) 由于联系地址不详,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作者附记:感谢《中国政协》杂志的王钊冀老师、《中国中小企业》杂志的杨晓玉老师、《理财》杂志的张伟老师、《IT经理世界》杂志的许扬帆老师、 《中国民营企业》杂志的邹建锋老师、《中国质量报》的甄书秀老师、《中国信息报》的孙鹏老师、《咨询》杂志的李伟老师、世界经理人集团《蒙代尔》杂志的谢娟老师等等。
标签: 于清教 诚信 进出口经理人杂志
在清理信箱垃圾(垃圾比不垃圾泛滥)时,我经常误删一些朋友的邮件,皆因主题模糊的原因。后来我跟媒体编辑以及朋友说,以后发邮件请用主题鲜明的文字告诉我信件的内容。
昨晚21点,去收一个媒体的修改稿,因为急着走版,我必须在21:30前回传确认内容。问题解决了后,我去看其它邮件,来自《进出口经理人》岳小月老师的信件,忽然有种让人被潜在尊重的感觉,虽然这种理解迟到(见附件),但还是这个细节在2007年的第4个夜晚让我感动,因此就谈几点感想。
于先生,您好!
我是《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的编辑岳小月,我刊在2006年9月份刊用了你博客上的文章“苏泊尔并购案再显中国制造困境(http://www.tradetree.cn/jidan/200609/16.htm,作者按)”。由于我工作的疏忽,没能及时联系。当然我深知这种“先刊后奏”的做法是不合情理的,也深感不好意思,在此请求您的谅解,不要生气。
您能告诉我您的具体联系方式吗?以便邮寄杂志和寄付稿费。还有,也希望您能从此了解和关注我们杂志,并向我刊多投一些与其相吻合的稿件。多谢!
现在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作为有选择自己阅读习惯的读者,我们仍非常感谢大多数在智慧的海洋里仍兢兢业业为他人做着嫁衣的虔诚者——编辑老师,他们中很多人为发现一篇有思想的稿件而欣喜,也为推出了好的作品作者获奖而自我奖励自己。但谁真正奖励过那些在背后为我们奉献着这些的默默无闻者,有又谁去思考过那些思想背后的智慧推手所做出的努力?
与之相反的是,也有一些不太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媒体,先前拿了作者的稿件,从来不打招呼,拿别人的文章填充了自己的版面再说,更有导致作者为此动用法律武器对簿公堂讨个说法的例子,这种对作者和读者都不尊重的做法,让人在怀疑其办报理念的同时,也产生了厌恶与放弃。我经常看到有作者在《著作权法》的感召下加入曝光媒体“抢劫”稿件的事件,而我很多稿件也被不打招呼就用了(2006年助手帮我搜索监督发现有23家媒体,不打招呼没有说法地拿去了27篇稿件)。是我宽容吗?还是不在乎?不是我没有法律维权意识,而是自己时间太紧迫,甚至没有精力去“理论”,我得继续往前走。
今早去《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的网站,看到在其显要位置上挂着一则汇款单招领启示(见附件),这种提醒虽然在目前看来很平常不过,但有勇气并去继续细心地执行到位,就让尊敬油然而生。
表面看,我们都太忙碌,我们放弃了很多应该或者不应该,我们甚至无法持续或者善始善终,但很多时候,我们又需要并渴望一种发自内心的诚实,包括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别人的尊重。
汇款单招领
XXXX有限公司银行汇款200元(付款项:刊) 由于联系地址不详,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XX公司银行汇款150元(付款项:刊) 由于联系地址不详,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XXXX公司银行汇款120元(付款项:书) 没写明书名及联系方式 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XXXX银行汇款168元(付款项:刊) 由于联系地址不详,所以我们一直无法与你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作者附记:感谢《中国政协》杂志的王钊冀老师、《中国中小企业》杂志的杨晓玉老师、《理财》杂志的张伟老师、《IT经理世界》杂志的许扬帆老师、 《中国民营企业》杂志的邹建锋老师、《中国质量报》的甄书秀老师、《中国信息报》的孙鹏老师、《咨询》杂志的李伟老师、世界经理人集团《蒙代尔》杂志的谢娟老师等等。
前一篇:任正非:华为离成功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