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空间概念的先验阐明

标签:
纯粹理性批判西方哲学哲学书籍邓晓芒文化 |
分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
空间概念的先验阐明,上面已经提到了形而上学的阐明跟先验的阐明的区别的层次,形而上学的阐明已经把空间的概念作为先天的又是直观的这样一个概念阐明出来了,那么这样一个概念对于其他先天综合知识,也就是对于数学和几何学是什么关系?特别是对于几何学,他这里主要是讲的几何学,空间对于几何学是怎么样成为它的条件的?空间的先验阐明主要是阐明这一点。
编/@死亡哲学(阅读更多哲学文章可添加或扫描我微信公号:zhexue-ht)http://s13/mw690/492faa8ftx6DzKtaJIw7c&690
所以他说:【我所谓先验的阐明,就是将一个概念解释为一条原则,从这条原则能够看出其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就是说,空间这样的一个概念,我怎么样能够把它说明成一条原则用来解释其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也就是解释几何学的知识的可能性?如果我成功地解释了,那么空间的概念就得到了先验的阐明,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原则来加以应用了。前面讲的形而上学阐明还是一种可以说是本体论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人的思维、理性、主体中,认识本身的结构,认识主体的结构问题。那么先验的阐明主要是阐明这个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功能的问题,它是怎么认识的?以它为条件,认识如何得以可能?郑昕先生曾把这两种阐明的关系看作“体”和“用”的关系,很有见地。
康德说:【为了这一目的,就要求:1)这一类知识确实是从这个给定的概念推导出来的,】就是说要求这样一个先天概念,它作为这样一类知识的前提,它所具有的现实性,事实上是这样的。几何学的知识我可以通过举很多例子,我确实可以看出来这样一类的知识,也就是几何学的知识确实是从空间的概念推出来的,这是从它的确定性这一方面说的;第二点是它的可能性方面,【2)这些知识只有以这个概念的给定的解释方式为前提才是可能的。】第二点显然更重要,就是说在康德那里,可能性比现实性更重要。我们一般认为现实性比可能性重要,但是在康德看来,现实性只能证明经验事实的问题,只有可能性才能够证明它的必然性问题,如果不可能的话,那就是必然不可能的。所以他这里讲,这些知识只有以这个概念的给定的解释方式为前提才是可能的,否则就是不可能的。
他强调可能性主要是为了强调必然性,就是说不可能的东西,肯定里面包含有一种必然的不可能。只有唯一的可能性,那就是必然性了,唯有以概念的这种解释方式为前提才是可能的,那就必然要以这个概念为前提了。所以他真正看重的是第二点。前面他在导言第五节里面已经把现实性说明了,举了一些例子,7+5=12呀,两点间直线最短啦,两点间的直线最短已经从一个例子里面向我们说明了,确实几何学的知识是从空间的概念,从一个先天的概念,从一个先天的直观里面推导出来的,那么几何学知识的唯一可能性,也就是必然性,正是他这里关心的。
下面:【几何学是综合地却又是先天地规定空间属性的一门科学。】几何学本身,按照前面的说明,它不是一门分析的科学,从根子上,从纯粹的几何学命题上来看,它不是一些分析命题,而是先天综合命题,它是综合的,又是先天地规定空间属性的一门科学,这个他已经作为前提说明了。【那么,空间的表象究竟必须怎样,才会使有关它的这样一门知识成为可能?】它必须怎么样才能够使关于空间的这样一门知识也就是几何学成为可能的呢?他这是倒推过来的,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几何学这样一门先天综合判断的知识,那么倒推上去,它是关于空间的,它是在空间中进行先天综合判断的,那么这个空间表象究竟必须有什么样一种性质才使得几何学成为可能的呢?这个是先验阐明的意思。就是说要说明空间的概念是如何使得几何学的知识成为可能的,几何学既然是先天综合的,那么我们就要来看看空间的概念有一些什么样的要求,才使得这样一门先天综合知识成为可能。
那么下面讲的是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它必须从本源上就是直观;因为从单纯的概念中引不出任何超出概念之外的命题,这却是几何学中发生的情况(导言)。】就是从本源上来说,空间必须是直观而不是概念,从单纯的概念里面引不出综合命题,从单纯的概念里面只能够引出分析命题,但是在几何学里面所发生的是先天综合命题,前面导言第V节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这是第一点,空间表象首先必须从本源上来说是直观的,并由此形成了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命题。
第二点,【但这种直观又必须是先天地、即先于对一个对象的一切知觉而在我们心里,因而必须是纯粹的而不是经验性的直观。】第二点是要求这种空间只能是先天的。两点综合起来就是空间必须是先天的直观,必须既是直观的,又是先天的。在这里,先天的,他说明即先于对一个对象的一切知觉而在我们心里,因而必须是纯粹的而不是经验性的。
先于一切知觉就是在还没有任何知觉感觉的材料之前,它已经在我们心里了,那么这样一种空间的直观是先天的,而且是纯粹的,纯粹先天的,它不是经验性的直观。下面:【因为几何学的定理全都是无可置疑的,亦即与对它们的必然性的意识结合在一起的,例如空间只有三种量度;】为什么空间一定是这样的呢?何以见得空间就是先天的和直观的呢?因为几何学的定理全都是无可置疑的,全都是直接就能够确定的,自明的,具有自明性的,也就是与对它们的必然性的意识是结合在一起的。
几何学的定理一提出来,我们就意识到空间必然的,例如空间只有三种量度。空间只有三种量度,这是几何学的一个无可置疑的原理,由此就可以证明空间必须是先天的直观,由几何学的这样一种无可置疑的必然性的命题就可以说明空间本身必须是一种先天的直观。【但是这一类的定理不可能是经验性的命题或经验判断,也不是从这些经验判断中推出来的(导言,二)。】几何学的命题、几何学的定理不可能是后天的、经验性的,也不是从经验性的判断中通过逻辑推理出来的一些命题,而是先天的、直观的。所以后面的这两句话也是同样说明了空间的两重性质,一个是直观性,一个是先天性。几何学的命题是直观的,所以空间必须是直观的;几何学的命题必须是先天的,不可能是经验的,所以空间也必须是先天的而不可能是经验的,由此来证明空间本身。
这实际上是通过几何学这样一种先天综合知识的性质而推出空间概念必须有什么样的性质,通过先验地阐明几何学的可能性条件,之所以可能的前提,这样反过来再次阐明空间必须是先天的、直观的形式。这些在前面导言第二节中实际上已经谈到了,即我们具有这样的先天综合判断。所以康德提醒人们参看。
空间必须是先天的,但这如何可能呢?也就是说:空间是以什么方式而成为先天的呢?【康德说:那么,一个先行于客体本身并能于自身中先天地规定客体概念的外部直观如何能够寓于内心中呢?】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第一层含义。第一层次是问这种判断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的,康德的回答是,它来自先天,即来自人的内心;第二层是问它是以什么方式成为可能的,即这种先行于客体并先天地规定客体的直观是以什么方式而寓于内心的,康德的回答是:【显然只有当这表象仅仅作为主体受客体刺激并由此获得对客体的直接表象即直观的形式性状,因而仅仅作为外感官的一般形式,而在主体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时,才得以可能。】
就是说,这种先天的外部直观只是主体的感性直观的形式性状,即作为我们接受外部事物的直观形式或感受方式。这里在“直接表象即直观”和“感官”几个词下面打了重点号,表明康德所要强调的是这种先天的表象并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先天的感性形式。这是针对理性派和某些经验派把空间和几何学表象都理解为抽象概念的观点而言的,他们以为,既然这些表象是先天的,那就必定是抽象的,非感性的。康德则指出,几何学的先天条件即空间虽然是先天的,但却是感性本身的先天,即“作为外感官的一般形式”的先天,它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够寓于内心。如果不是以这种方式,那它就会是超越于内心之上的一种物自体的框架,是人所感觉不到而只能独断地推断或断言的客观形式了。而这样一种独断的空间框架是人所不可理解的。
【所以,只有我们的解释才使作为一种先天综合知识的几何学的可能性成为可理解的。任何一种做不到这一点的解释方式,即使表面上也许与它有些类似,但依据这个标志就可以最可靠地与它区别开来。】“我们的解释”,就是强调空间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这种解释,在康德以前还没有人提出过这种解释。把几何学与感性的直观形式挂起钩来,这是康德的首创。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几何学的可能性“成为可理解的”,我们只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认识结构,而无须毫无根据地独断地预设任何前提,就可以说明几何知识的来源和构成机制。所有其他的解释方式都做不到这一点。
人们要么把几何空间解释为对客观的空间框架的某种反映,如牛顿,但这种空间框架究竟是什么,他们说不清楚;要么解释为一种“模糊知觉”,如莱布尼茨,力图将它还原为一种逻辑关系,从而否定了几何空间的真实性;要么解释为一种“观念与观念的关系”,如休谟,但为什么只能有这种关系而不是另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否任意设定的,休谟并没有说明。这些解释要么否认了几何空间的先天必然性,要么否定了几何空间的直观性,都无法使几何学的可能性成为可理解的。康德认为他自己的解释是唯一可能的解释。
空间是先验感性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康德作为一个先天论者,就是要从感性里面找出其中所包含的先天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是时间。你要接受外界的刺激,获得印象和知觉,你就必须具有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先天的接受性框架,或者主接受的能力。
只有你把刺激起来的这些表象纳入到空间和时间的框架里面,你才能使它们构成直观的印象,所以空间和时间是人们接受任何感官印象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人的感觉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总的来说,康德就是要探讨人的知识何以成为可能的,依靠一些什么东西而成为可能的,而就感性来说,就是依靠空间和时间。空间时间构成了数学的前提,数学最终则要落实到自然科学如力学、物理学、光学等等上来,是为自然科学服务的。自然科学通过数学而与空间时间联系起来,数学就是空间和时间的科学,几何学是在空间中、算术是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
所以在康德看来,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首先是形而上学的知识,然后是数学的知识,再然后是自然科学的知识,而所有这些知识最后都要落实到最底层的知识、也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之上,他的整个体系就是要为科学何以成为可能、特别是自然科学何以成为可能而奠定基础,要证明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层次结构。
来源:慧田哲学——>西方哲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