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货郎

(2009-08-20 17:59:24)
标签:

货郎

村口

一块

挑子

绸条

小店

杂谈

分类: 童年记忆

遥远的货郎     

 

       虽说老家离县城也就个把小时的车程。一年中,除了春节和清明,其它时间却难得回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每遇闲暇独处之时,远去的岁月,童年的乡村,会被思绪拉的很近很近。

 

       喜欢在悠远的乡音里沉醉,喜欢回味儿时货郎的摇郎鼓。现在超市商品琳琅满目,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却怎么也找不到少时淳朴的纯味。或许是味觉高贵了,也或许只是少了一份那时的心性。

 

       岁月荏苒,光阴不经意间,已经划过人到中年的时刻。恍惚昨天,那些疯癫的黄毛丫头和拖着鼻涕的黑小子,手持腋夹一捆捆各个旮旯寻来的破塑料布,牙膏壳, 鸡鹅鸭肝皮,破布烂棉花等等的废物。站在村口,倾听远方时顿时起的笛声或者小铜锣的声音。眼巴巴等着黑黑皮肤的货郎走近村口,以便换取各自所需的物品。小小的毛茸茸的端午花,扎辫子的各色绸条,发夹,以及那些无名的糖果。匮乏的岁月,满足的笑容,荡漾的不仅仅是这些稚嫩的脏兮兮的小脸。

 

        村上有一个郭姓的老人,印象里他时常挑着两个箩筐,一头的箩筐上担着一只扁扁的小方箱子。箱子上面安放着一块活动的玻璃,[最初的时候遮盖的是一块白色干净的塑料]。老人个子不高,理着整齐的七分头,不过看起来挺干净利索。一般清晨,偶尔早起的会碰见头顶草帽,身着对襟粗布衫,脚穿一双跟脚的青布鞋担着一头重的挑子,手捏着小锣鼓。踩着鸡鸣,撵着狗叫,开始一天的走乡串户。黄昏的村口,挥汗如雨的他会放下沉实的挑子,取下草帽,一边当扇扇一边用那条发黑的毛巾揩汗。遇见一帮谗嘴的小崽子。他会说“篓子放不下了送我家里去,一会多给你们一块糖。”那些孩子会蜂拥着哗啦一下,在前面开路。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村口货郎的身影越来越少见。随之而见的是村子里多了一两家零星的小店。说不上是真正的店铺,一般都是路边的村邻家,对着路口,开一个窗户,两头各用凳子或者是垒几块方砖,担着几根木板,上面放着零星的“大前门”香烟“金山”火柴,大运河肥皂,或者是几包糖果等等的。酱油是散着打的,盐是散着称的。那些坛子口上担着的注口和勺子往往积着一层白色的细灰。每遇家里来了亲戚,大人会给个几块钱让我们去小店买回一瓶“分金亭”或者“八宝春”,而我们这时候是争着跑腿的。因为小店的主人会顺手给点甜头,一两块水果糖如今看来算是“回扣”吧。

 

        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乡村的小店越来越多,商品越来越讲究品牌,超市的兴起也是忽如一夜春风。村上的那个货郎早已去世,也难再听到其它货郎的吆喝声和那种特有的笛子声了。商品的精良一时间让人应接不暇。当许多新鲜的不再新鲜的时候,尤其想念那久远岁月里芬香的粗糙的糖果味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表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