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新浪屏蔽的“三读《白鹿原》”(2020.7.24)

(2023-08-24 13:46:43)
标签:

书评

杂谈

文化

分类: 其他文章

陈忠实的《白鹿原》初版于1993年那时我二十岁,正是晦淫晦盗的年龄——“晦”,而不是“诲”——我惊慌失措地认为这是一本黄书!我谴责了作者,谴责了买书的室友老李,谴责了世风日下居然流行这种书。我应该没有继续读下去,但始终记得小说开头部分,男人的那个东西生有倒钩心里诧异那是什么样子的?

十几年后再读《白鹿原》,我已婚,并且看过《废都》,所以对《白鹿原》不再批判,只是仍然不喜欢这种太多且直白的性描写,对于其中的人物和曲折故事,大约也只是一声叹息。

而今三读,有了一些感触已没有了可以交流读后感的人。我们总是错位着。

1、书中多次描写白嘉轩的生活以及他和长工鹿三的相处白嘉轩也做农活,平日的吃食也很简单而且是和鹿三一桌吃饭,并无分别。把鹿三当家庭成员看待,“你三伯是咱家中的一口人”。地主和长工之间温情脉脉的兄弟关系小说还多次写到白姓鹿姓的祖上怎样辛辛苦苦攒下铜子,挣到家业。那么阶级压迫和阶级仇恨在哪里?——虽然在上一篇我写过,在秦晖《走出帝制》里写到中国历史上的土地集中和阶级矛盾并没有那么严重,也从来不是农民起义(民变)的主要原因。然而我这个年纪的人,大多记得著名的语文课文《夜半鸡叫》和著名的美术作品《收租院》。

2、书中三位年轻女子的死令人感慨田小娥淫荡堕落,公爹鹿三杀死。她是死有余辜吗?不,她活得真实,作者也写得生动。而且我敢大胆揣测,在这本书中,很多读者最喜欢有关田小娥的情节。所以王全安拍的电影《白鹿原》据说号称《田小娥传》,他迎合了观众想看“荡妇”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背后,是人性中那些隐秘的角落”。

我认为最可怜的是冷家大闺女——鹿子霖大儿媳的死亡。她做错了什么?却被包办婚姻埋葬了一生,在守活寡的日子里因为性的饥渴而崩溃,到死反没落下一个好名声。同样是人性,田小娥大胆,鹿子霖大儿媳隐忍,而白灵基本上没啥人性,她表现的是“革命性”。

里面寓意最深的是白灵的死。她最先入的国民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看到国民党肆意抓捕共产党员投入枯井中活埋白灵愤慨国民党的残暴,决定加入共产党,结果却在根据地清党和肃反中被共产党活埋。(小说中毕业于黄埔军校,打游击并创建南梁根据地的廖军长,在肃反中被关押,其原型是刘志丹。小说中廖军长的三十六军,就是刘志丹的第二十六军。)

3、最后的归宿南梁根据地,位于甘肃庆阳,是当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以前一直以为刘志丹创建的这个根据地在陕北,其实陕甘边和陕北是两个不同的根据地。为此,我仔细查阅了刘志丹的生平,查看了甘肃庆阳的地图,南梁照金吴起的距离,担心被嘲笑不学无术,认真阅读了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一篇论文“关于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的关系”感觉这篇文章没有写清楚,理不出条理和时间轴。再百度,居然有延安大学某教授的国家社科项目《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史研究》,这个应该很详细,不过这样的专著我就懒得读了。

不仅如此,我还百度了关中、关中学派、牛兆濂(关学大儒,小说“朱先生”的原型),百度了黄土高原的塬、梁、峁,看它们各是怎样的地形。看小说,我也是认真的
    4、小说的结局,“学为好人”的黑娃被人民政府判死刑。而保安团头目,心术不正的投机分子白孝文做了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我在叹息之余,觉得陈忠实还不够狠,可以再加一段,“解放军进城时,田福贤趁乱逃脱了。几十年后,台胞田福贤作为贵宾被乡里隆重接待,当年被刨掉的祖坟由县里出资重修了。在欢迎酒会上,县长乡长再三感谢田老先生不忘桑梓,回乡投资的善举……

5、在网上看了一下评论,很多读者说最不喜欢的人物是鹿兆鹏和白灵不知道这说明了人物塑造的失败还是我党的悲哀。后面不能再说,打住。

这首著名的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三读白鹿原》,少年时看到的是淫,壮年时看到的是故事,如今看到的是历史。如今我“鬓已星星也”应是世事皆在眼里,又尽在默默无语中,而我却写了这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