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安乐一则
许贵文
《小窗幽记》(即《醉古堂剑扫》)卷六《景》第11条曰:“长松怪石,去墟落⑴不下一二十里,鸟径⑵缘崖,涉水于草莽⑶间数四⑷。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⑸其间,兰菊艺⑹之,临水时种桃梅,霜月⑺春风,日有余思⑻。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酿村酒而饮之。案有诗书,庄周⑼、《太玄》、《楚词》、《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往来穷谷大川,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
【译文】
高松入云,怪石嶙峋,距离村落不下一二十里的地方,小路沿着山崖蜿蜒伸展,有几处在草丛之间涉水而过。路的左右有两三家彼此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笆茅草屋,相处其中,种植一些兰草、菊花,有时在靠近水边的地方种上桃树和梅花,无论是冬月春风,每日里都有不尽的兴致。儿童婢女仆人都穿着粗布短衣,以打柴汲水,酿造米酒而饮之。几案上有诗书典籍,也不过是《庄子》、《太玄》、《楚辞》、《黄庭经》、《阴符经》、《楞严经》、《圆觉经》等道家、佛家之书数十卷罢了。拄着藜杖,足登木屐,往来于深谷大河之间,听流水之音,看激湍飞溅,临澄潭照影,在危桥上行走,坐在繁茂的树下,探幽壑之美,攀登高峰,不是很快乐吗?
【注释】
⑴墟落:村落。
⑵鸟径:小路。
⑶草莽:草丛。
⑷数四: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
⑸燕处:相处。
⑹艺:此指种植。
⑺霜月:此指冬月。
⑻余思:不尽的兴致。
⑼庄周:此指《庄子》。
【案】
此条清言小品集自(明)高濂《遵生八笺》,《遵生八笺》又集自(宋)周密所撰之《澄怀录》。《遵生八笺》之《起居安乐笺》载:
“《澄怀录》曰:‘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鸟径缘崖,涉水于草莽间数四。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芜处其间,兰菊艺之,临水时种梅柳,霜月春风,自有余思。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酿村酒而饮之。案有杂书,庄周、《太玄》、《楚词》、《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十卷而已。杖藜蹑屐,往来穷谷大川,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林,探幽壑,升高峰,愿无乐而死乎?’”
《小窗幽记》(即《醉古堂剑扫》)与《澄怀录》相比对,个别字句和顺序有改易。
清人钱德苍纂《少年进德录》第二十四章《闲适》载:
“宋虎曰:‘长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缘崖涉水于草树间。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中。兰菊艺之,临水多种梅花。霜月春风,日有余思。儿童婢仆,皆布衣草履,以给薪水。案无杂书,庄周、《太元》、《黄庭》、《阴符》、《楞严》、《圆觉》数部而已。杖藜蹑履,往来川谷,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陟危桥,探幽壑,升高峰,可不谓至乐者乎?’”
《少年进德录》此段文字与《澄怀录》、《小窗幽记》(即《醉古堂剑扫》)相比对,多有改易。但是,该书明确指出这段话是宋虎所说的。
宋虎,生平事迹不详。待考。一说是宋朝人。《涧泉日记》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宋韩淲撰。……陶宗仪《说郛》载此书数条,题曰宋虎撰,盖传刻讹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