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邓石如的生卒年

(2006-05-18 13:26:20)

关于邓石如的生卒年

                        许贵文

 

 

以前,在我的印象中,对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生卒年没有什么疑问,因为几种书法工具书的著录都是一致的:谓邓石如生于乾隆八年,卒于嘉庆十年(1743-1805)。

近日阅《邓以蛰全集》,有《〈邓石如书法选集〉前言》开头曰:“完白山人邓石如(1743-1850)。”使人颇有点将信将疑。说疑,因为从来未闻邓石如享一百零八岁大年。说信,因为此书之作者邓以蛰(1892-1973)先生是邓石如五世孙,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他关于自己先祖邓石如生卒年的注释,似乎应当确实可信。但是,由于没有见到新的证据,总还是令人生疑。于是便查阅手头工具书及有关资料,进行考辨。结果发现,原来关于邓石如生卒年也是其说不一。大概有四种说法。

(一)(1743-1850)为108岁说。《邓以蛰全集·〈邓石如书法选集〉前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二)(17391743-1805)为67岁说。〈〈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三)(1749,一作1743-1805)为56岁说。〈〈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四)(1743-1805)为63岁说。〈〈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历代年谱总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清史稿·邓石如传〉〉(中华书局1998年版)、〈〈中国书法简史〉〉(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书法史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北川博邦〈〈清人篆隶字汇〉〉(雄山阁出版刊)等。

以上“四说”,关于邓石如的生年共有三种年代:174317391749。卒年有两种说法:18051850。注明生卒年为(1743-1805)的为最多。但是,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是不能以哪种提法的多少来判断正误的,主要还要看所依据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现存邓石如传记史料主要有:清包世臣〈〈完白山人传〉〉(载〈〈艺舟双楫〉〉)、清王灼〈〈邓石如传〉〉、清李兆洛〈〈 石如邓君墓志铭〉〉、〈〈清史稿·邓石如传〉〉、周梦花撰〈〈邓石如年谱〉〉、邓氏家藏〈〈山人手稿〉〉、穆孝天著〈〈邓石如〉〉等,都可供我们在考证邓石如生卒年的时候研搜。

包世臣(1775-1855)是邓石如的学生。尽管他们相识较晚,且“仅值二面,三年后而石如卒”,因此关于邓石如早年的生平,包氏所述难免有疏漏。但是,我认为,包世臣与邓石如交游的三年,正是石如辞世前的三年。关于这三年石如的行迹,特别是石如辞世时间的记述,还是确实可信的。传云:“余以嘉庆七年(1802)识山人于镇江,过从十余日,以余为能真知山人书,明年(1803)复于扬州相值。山人作太山之游。至九年(1804)秋,山人由山东至常州,过扬不入城,及十一月杪,晤阳湖(今凤台)知县李兆洛申耆,始知余与翰风同客扬州。翰风,编修(张皋文惠言)弟也。余始闻山人名自翰风。时山人得家书促归里,乃买舟回扬,访余于天心墩。而余适去东台。山人俟余至十二月初八,乃语翰风曰:‘岁尽矣,去家尚千里,吾不及终待慎伯矣。’遂解缆。翌日而余至。山人归里,不复出游。遂以明年(1805)十月卒于家。年六十有三岁。”此说可信可从。

穆孝天和刘彦湖在1993年第五期《中国书法》刊有〈〈[]邓石如散论〉〉一文,关于邓石如的晚年和辞世,有一段传奇性的记述。曰:“尚有一事堪记者,那就是石如与鹤的缘分。乾隆六十年(1795),客丹徒袁郎中廷极家,袁赠石如雌雄双鹤,是年得一子,原名尚玺,即后来的传密。嘉庆六年(1801)冬,雌鹤遭野人之厄而毖,明年春而爱妻沈氏卒。雌鹤毖时,雄鹤孤鸣不已,石如奇之于集贤律院,后有太守樊某强笼去,遂有石如扬扬二千言的《上樊大公祖陈索鹤书》,索鹤、还鹤。嘉庆十年(1805)夏,雄鹤于山中与巨蛇斗,不能胜,为蛇所困毖。秋十月而石如卒。”穆氏对邓石如有专门研究,所著《邓石如》(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邓以蛰先生曾提供有关资料并为该书作《序》。故他关于邓石如卒年的记述当是可信的。

我们已经认定邓石如的卒年是嘉庆十年,即1805年,又已知道他得寿六十三岁,那么上推六十二年是乾隆八年,即1743年,便是石如生年。所以,邓石如的生卒年为(1743-1805)是无庸置疑的。

邓石如故里安徽于2003年曾纪念他诞辰260周年,2005年又纪念他逝世200周年。这说明他的家乡对他生于1743年卒于1805年是早已确认了的。不仅如此,2003524日《新安晚报》刊载的邓石如传略中关于他的生卒年还有更详细和具体的记述:“1743522日,邓石如诞生在安庆北郊大龙山邓家大屋(今怀宁县五横乡白麟村)。”“1805年,也是这位大书法家生命的最后一年,泾县有八块碑需以大篆、小篆、行楷各种体书写,他仍慨然应邀。但仅仅书写一块,就突然得病归乡。阴历十月初四酉时卒于‘铁砚山房’。安葬于离其故里约半华里的乌鸦伏地。凤台知县、舆地学家李兆洛为邓石如撰写了‘墓志铭’。一代书法大师在清寒和壮游生涯中走完了他63岁的生命旅程。”这里对邓石如生卒年的记载当是最明确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