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开MSN中文网首页,第一条醒目的重磅消息就是“上海楼市引领全国降价潮
房企巨头加入七折军团”,这则来自上海证券报的消息说,近日调查结果表明,继龙湖、星河湾之后,越来越多的房企正前仆后继地投身降价大潮。其中,不乏绿地、中海、华润等超大型房企,降价幅度更扩大至20%至40%。另有中型房企与代理机构密谈整体出售项目,价格为目前市场售价的七成左右。如此超预期的快速降价已经引发退房纠纷的普遍出现。
接下来,俺又去浏览了新浪网广东频道、新浪网房产频道以及腾讯网、南方网,哈哈,一个个楼市降价的消息扑面而来,什么“广州有楼盘打出直降6000元”,“京楼市连续四个月停涨”、“楼市已向买方市场过渡”……等等,这些消息远比“两桶油”宣布油价每升下调两毛多更让人激动、兴奋,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幸福的明天。
说句大实话,俺不怕那些比我混得好、比我有经济头脑、比我会理财的朋友们和同事们笑话,在对房价升降报有各种复杂心态的人群中,我就属于那类希望房价下跌,不希望我现有房产增值的不穷也不富的人。虽然我的那一套地处大学园区的110平方米的房子已经由原来的几十万元上涨到现今的250万元。感谢楼市暴涨,竟让我们不知不觉间就成了“百万富翁”,可房子还是那房子,生活还是老样子,房子升值带来的财富增加,丝毫也提升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和家人总不能卖掉房子,怀揣250万元,“幸福地”睡在大街上吧?
当然我们知道,在今天这个社会上,也有人极其不希望楼市下降,除了开发商以外,对于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有钱人来说,他们巴不得房价越高越好,这样才能使他们售卖房产时能轻松地大赚特赚,轻松地让财富增值,轻松地更加有钱。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本来大家都同属一个阶层,都是不穷也不富的群体,只因她的专业和机会使她进入了一个最赢利的行业,由于财富积累得快,加上她有头脑会理财,十年前,在我拿钱去买车、去旅游的时候,她却挤公共汽车上班,把省下的钱拿去买了房产,如今她已拥有四套房产,其中有一套是200多平方米的复试豪宅,从财富来区分,我感觉到她正向富人群体靠拢,而我却往穷人群体方向下滑。每当我们聚在一起谈论房价时,朋友对我唱衰楼市的论调似乎非常气愤,总是要提高声调大声驳斥高房价让80后很受伤的观点,她会很激动地说,80后凭什么刚参加工作就想买房?我们刚参加工作那会不是也没有房子吗?土地越来越少,房子需求越来越旺,房价必然要上涨,这是肯定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谈下去就要伤感情了,眼看几十年的朋友情谊,居然就要毁在一个敏感的房价问题上!幸好大家还算理智,还是懂得珍惜那份朋友情谊,后来见面干脆不谈房价!
另一种不希望楼市降价的,则是那些刚刚在房价高企的时候买了新房的人。可以替他们设想一下,刚刚花高价买了新房子,瞬间就跌去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说不肉疼那绝对是假的。我有一个82年出生的学生,半年前在父母亲的资助下,在广州亚运村以一百多万元的价格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看到楼市降价的消息,他在电话中跟我说话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说他非常后悔当时的冲动,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咬咬牙再坚持一年?他的境况也十分令人同情。面对一个可能即将到来的楼市下跌,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不过对那些因房价下跌就去围攻售楼处、打砸售楼处的业主,俺心里是一万个的鄙视,哪有这样的道理?只要买卖合同是自愿签订的,不是强买强卖的,就不能只想享受房价上涨收益,而不想承担房价下跌风险,缺乏遵守契约的诚信精神啊。
本来,像我这种有房子住,对生活欲求不高的人来说,在房价升降问题上应该很淡定,很超脱。可是,谁叫我们家里有一个85后的儿子呢?“如果一个青年在城市里没有父母的资金支援,永远不可能买到房子。”这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话换一个角度,就成了另外一种说法,“城市里有一定收入的父母亲,如果你有一个80后的孩子,不被‘啃老’是不可能的”。前几天在校园里散步遇到同事张教授,他那86年出生的儿子今年硕士毕业,刚在广州找到一份工作,张教授带着一种“完成历史使命”的口吻跟我们说,作为父亲我对孩子应尽的责任都尽了,剩下的路就靠他们自己去走了。我说,错,你对孩子的义务还没有尽完呢。张教授楞了一下,不解地问,还有什么义务啊?我说,为儿子买房付首期啊!张教授顿时哈哈大笑说,对啊对啊,我怎么忘了这一点,那是应该的,应该的。各位朋友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既然帮助儿子买房,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当看到房价下跌的消息,俺怎能不高兴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