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摄影:王新荣 文字编辑:卢新勤





地处北美洲的加拿大,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盖率高达41%,人口只有3108万人,农业人口不足3%,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44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4%,淡水拥有量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一半,基本上没有旱涝自然灾害,是得天独厚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这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近郊的一个大型农场,看着这片广袤的黑油油的土地,不由得想起我们中国的大粮仓——东北平原。



加拿大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土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加拿大农业机械大量增加,并逐步取代畜力机械。到1951年,拥有施拉机的农场已占农场总数的55%,拥有电力服务的农场已达51.3%,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加拿大每万公顷耕地拥有拖拉机142台,联合收割机34.5台,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美国基本持平。现在加拿大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都很高。全程机械化耕作已是农业生产的普遍方式。农业劳动力平均年创造农业产值40000多美元。

这个农场隶属一家农业公司,因在蒙特利尔市近郊,主要农产品是生产蔬菜。生产程序是,先在温室大棚里育苗。


把在温室大棚里育好的菜苗移到自动种菜机上,工人只需在车上操作。



这台机械可以自动挖垅并栽插菜苗。


还需要有工人对机械不完善的操作进行查遗补缺。


这些参加中加大学合作交流的中国大学生,也加入补栽菜苗的行列。


英俊帅气的加拿大农业技术员。


多漂亮的生菜!已经到了采摘期,看看怎样实现机械化采收?



一台庞大的蔬菜采收机开进菜地,工人们用刀子收割生菜,装进纸箱子里。


采收机平台上的工人,按流水作业,把装好的菜箱收拢,送到货车上。


采摘后的菜地。


象这样的黄瓜又怎么实现机械化采摘呢?

这是采摘黄瓜的机械。


工人们把匍匐在地上的黄瓜摘下来,放到传送带上。


传送带把黄瓜直接送到木箱子里。



看看这台庞然大物的轮子。

这是到魁北克省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来进行学习交流的中国大学生。

本文图片摄影:王新荣博士,中加大学生交流团带队教师。
(本文参考文献:黎海波《加拿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