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2008-05-08 00:09:25)
标签:

汽车

旅行

福建

安溪

茶文化

分类: 行游四方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前几日,阅读了一位茶学专业大学生写的博文,文中写了她对“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理解不透而感到的苦恼,作者认为自己无法理解茶文化的精深,是因为自己“慧根不深”。我说,中国茶文化的精深,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这跟阅历、学识、生活环境有关。先不说阅历和学识,就说生活环境。我从小在贵州长大,贵州人对酿酒饮酒很有讲究,但喝茶就没那么考究,通常有客人到家里来,主人会用一个玻璃杯,抓一小撮茶叶在杯里,再冲满开水,然后主人只会殷勤地往客人杯里加水,仅此而已。广东的广府人、客家人大致也如此。在一些北方人家里做客,或许连茶水都不备。但若是到福建人、广东潮汕人或者是浙江人、云南白族人家里做客,那喝茶可就大有讲究了。

 

    我原本对饮茶之道是一窍不通的,但自从嫁了个潮汕老公,耳濡目染之下,对饮茶之道多少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这里就讲讲我自己对潮汕工夫茶的感受吧。

 

    关于潮州工夫茶,很多人都知道,是广东潮汕地区、福建的漳州、泉州等地很出名的风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随老公回其家乡,尽管老公一家都是村镇小民,但也如同旧时的有闲阶层一样,饭后必极其讲究地围坐在一起享用“工夫茶”。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刚开始,我对这种品茶文化很不以为然,泡这个茶用什么茶具,经过什么程序,冲泡过程中有什么讲究,我都没有仔细去观察,更不用说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欣赏。第一次喝那一小杯茶,觉得又苦又浓又烫,有什么好喝啊?人家在美滋滋在啜饮那小杯茶时,我却自己弄一个大杯子,只要上他们的一小杯茶,兑上十几倍的水,然后大口大口地喝下去!那些品茶的都善意地看着我笑呢!

 

    跟老公刚结婚的头几年,我甚至有些厌恶老公的喝茶习惯,用这么多茶具,烧这么多水,茶叶泡了几泡就扔掉,看起来真是很浪费,很烦琐。老公一个人喝工夫茶,一个星期至少要耗掉一斤中等品质以上的茶叶,在收入不高的时候,老公喝茶的开支是个不小的数目,而且那些茶叶渣啊,茶汁啊,经常把茶几、地板弄得脏兮兮,在我看来,这种品茶习俗有什么好啊?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可是可恨的老公却奢茶如命,品茶都快成精了!如有朋友或学生送他几罐好茶,他不是喝完一罐再开一灌,而是把所有的茶叶罐打开,每灌泡一泡来逐个品尝,逐个比较,一边喝一边说这茶叶大概多少钱一斤,什么季节采制的,然后按照品质好坏,先喝品质好的,再逐个喝品质次一点的。以我信奉的“先苦后甜”的生活信念来看,这种“先甜后苦”简直是不可理喻!

 

    可能是我对人家这种精品文化不懂得欣赏,加上我不会讲,也不会听人家的潮汕话,回到老公的老家,无法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包括我的公公婆婆进行交流,因此婆婆曾私下对老公叹息道:“阿卢什么都好,可惜不是我们的人。”话虽如此,老公一家对我却是非常尊重和客气。在潮汕农村,有客人来,女人是不上桌吃饭的,我却是例外。老公兄弟五个,他排行第四,他最小的五弟也比我大一岁,所以他们兄弟把我叫做“老六”。知道那里风俗的人都说,这是给你很高的礼遇啦!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现在我很理解婆婆的这一声叹息。不懂得欣赏潮汕工夫茶的女人怎么配做潮汕人的媳妇呢?也许是在一起生活久了,虽然原来各自的饮食习惯还很顽固,但毕竟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悄悄发生变化。比如原来老公稍微沾点辣味,一下子就满头大汗,可是现在老公自己做菜居然也放点辣椒作为调料!而老公每天都要泡那么几轮工夫茶,看他品得那么有滋有味,我自己又懒得泡茶,便也跟着喝,开始掺很多水,慢慢就惨很少的水,最后就不掺水!而老公看我跟他一起品茶,更是十分殷勤,他不仅对所有泡茶的程序包括从烧水,洗杯、装茶、洗茶、烫杯、斟茶、换茶……到收拾茶具,全都包了,而且还坚持不懈地为我提供特别的服务,哈哈,也就是当我不在客厅里,是在书房里看书或写东西的时候,老公会一次又一次地给我端来热茶并换上新茶。呵呵,似乎只有潮汕男人才会这样细心地照顾女人呢!在他看来,我只要愿意陪他一起喝他就开心死了,原来好茶也是要有人一起共享才是真正的享受啊。

 

    慢慢地,我也能品出点名堂了。每泡茶第一口含在嘴里时,我也能知道这茶的品质大体上的好坏,至少分得清这茶叶是铁观音,还是单丛,如果在自己家或在同乡朋友家喝到上等的茶,我也会大声赞扬几句,“好茶!好茶!”,让泡茶的人很是得意。尤其是我特别欣赏泡茶人那专注的神情,那认真、娴熟、优雅的动作。等待喝茶的人静静地看着泡茶人的每一个操作程序,目光随着泡茶人纤长灵活手指的移动也在轻轻地转动,仿佛象在等待一个美好时刻的到来。一小杯一小杯,一泡又一泡,一轮又一轮,一壶又一壶……泡茶人忙碌着,喝茶人静静地等着,闲聊着,气氛轻松而又安详,谈论的话题轻松而又愉快,语气真诚而又友善。亲情、友情,也象那功夫茶,浓郁而香醇……正如 已故诗人张华云老先生咏叹的: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一饮芳香喉吻清,
     
再饮风从两腋生。
     
小杯高雅宜细饮,
     
莫要沧海饮长鲸。

 

     潮汕工夫茶与闽南茶文化同出一脉,这次我们驾驶自由风闽南自由行,第二天就到了号称“中国茶都”之称的福建安溪,在这里看茶叶的加工、贸易,参观茶叶博物馆,让我对“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从泉州到安溪,从安溪到三明,处处可见满山碧绿的茶园。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驾驶“自由风”,来到号称“中国茶都”的福建安溪。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福建安溪以生产“铁观音”闻名于世,这里有2000多家专门从事茶叶批发贸易的商铺。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铁观音交易市场,茶农在这里交易粗加工的茶叶。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茶叶生产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1/3。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茶叶的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当地大量劳动力的就业,也形成了一条从种植、加工到产品设计包装、工艺旅游……的产业链。

  

行走安溪领略茶文化之魅力            茶文化得以充分挖掘,河岸边这一望无际的石廊上,篆刻了历朝历代诗人咏茶的诗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