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色刺梨
金色刺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795
  • 关注人气:51,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

(2006-11-23 10:35:26)
分类: 校园观察
     多年前,曾给大学一年级学生上过《人生修养》课。第一节课当然是讲“绪论”。“绪”者,丝线之头,喻事情之开端也,一门课的开头自然要从该门课程的名称及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于是,弄清“人生”这个概念和内涵,便是师生们都要认真对待的事。什么叫“人生”?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现成的解释:人生是人的生理自然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统一。这是从抽象概念的意义上谈“人生”。其实,作为每一个已确立自我意识的青年大学生,一谈及“人生”,通常更关注的是“自我”这个实在的生命个体。
 
    当然,就单个生命个体而言,其相对于无限宇宙的永恒岁月,“不过是顷刻就化为乌有的微粒,这个微粒的悲欢甚至连一丝微风,一缕轻烟都算不上,刹那间就会无影无踪。”这是哲学家周国平在其《自我二重奏》中的一段话。这表明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单个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消亡,相对于浩瀚的世界和久远的历史,实在是渺小得不值一提。但周国平接着又引用法国作家辛涅格尔的话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这就意味着,单个的生命同样具有永恒的意义。
 
    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告诉学生:实际上这就是“人生”的深刻含义。正是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要求我们每个人在任何一个人际关系的坐标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在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里,必须规范和约束个人的行为,抑制个人某些不合理的欲望,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把握自己的角色分寸。任何个人至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生态度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将为社会所不容,为自己生活的群体所不容。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学总是很难与别人相处,就是太注重自我,只知道自己怎么舒服,怎么痛快而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做人方式是必须要矫正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个体生命的渺小,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可以无视自己生命的存在,可以随随便便打发自己的人生。辛涅格尔说得好: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其实,这世界上所谓的名人、明星、大腕、风云人物,毕竟是少数,他们可以从周围的鲜花、赞扬、吹捧……来感觉自己的伟大,感觉自己的不同凡响。但更多的芸芸众生,即平民、草根、小人物,基本上是靠自己重视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怜惜自己,来感受生命的意义。象“芙蓉姐姐”那样以超级自恋来自寻其辱不可取,但是适当的“自恋”几乎是每个人,包括名人、普通人感受个体生命意义的必要方式,比如你在属于你自己的那个内心世界里,珍藏着你的历史旧照、信件、日记,珍藏你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证书以及各类获奖证书,你剪贴搜集自己在报刊上发表过的各类文章,以及你认为值得珍藏的文字,你久久地品味着他人对你的每一个赞许,你自己发现并欣赏你身上的每一点美好,如外表、智慧、意志、性格等等。虽然,你对于别人,哪怕是再亲近的人,都只是一个“异己”,但是对于你自己,你就是一切,你就是最有价值的生命个体!你没有理由不热爱你自己,不尊重你自己,不欣赏你自己,不珍惜你自己!
 
     因此,每个人包括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你必须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你必须珍惜属于个体生命的那一点极为有限的短暂时光。只要你真正懂得热爱生命,就绝不会任意虚掷青春岁月,亦不会因为人生的一些小小坎坷、挫折,诸如失恋、专业不称心、学业不顺利、职业不合意而自暴自弃,甚至放弃生命。为了生命的绚丽、辉煌,你会克服惰性,战胜怯懦,持久地产生一种自我内驱力,去奋发进取,创造成就;为了生命的高尚、完美,你会不断地按照社会的总价值取向,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按照理想的道德人格塑造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写下一个大写的自我。这就是我想给大家说的我理解的“人生”的含义。
       (此文根据本人1995年5月3日发表在《广州日报》的“人生阐释”一文改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