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言论 |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与大学同学相逢,我都会有几分难为情。前些年,我带办公室的同事到贵州旅游,我的同学以极大的热情给予我们盛情款待,很多同学聚在贵阳一家酒店专门为我举行了酒会,席间对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业成绩给予的高度评价和对我的真诚祝福,真是一辈子难以忘却!看到同学们一直以来都对我这么友善,这么热情,我却为自己在大学时期不懂得尊重同学,欣赏同学,包容同学而感到有些惭愧。
读中学时,因为自己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甚至被抄贴在学校的墙报栏里,极大地激励着我的文学写作兴趣,1977年当我报名高考时,我的理想就是想读中文系,想以后从事文字写作或编辑工作,哈哈,比如当个报社记者或杂志编辑什么的。可是我的父亲却对我选报理科或文科给予了强硬的干预,他认为文学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与人生磨难联系在一起,他希望我实实在在地学一门技术,哪怕当一个农学家终身培育一个大南瓜也可以远离政治!由于经济上不能独立,我坳不过父亲,只好选报了医科大学。可是刚刚迈出人生第一步,即使这一步跟政治完全不挨边儿,命运却出现了磨难,我在贵阳医学院仅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在新生体检复查中查出我听力分辨能力弱,而被认为不适合做医生,其实这个听力分辨力结果在县医院体检就已经如实的有记录,学院承认是招生疏忽,经过他们的协调,我被转到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
尽管开始情绪曾经一度低落,心中对父亲的干预颇有抱怨,但那座美丽的学校,那些热情的老师,那些多数来自农村的朴实可爱的同学,让我很快调整了情绪。尽管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真正热爱过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但我还是凭着自己的争强好胜心在毕业时达到全系总评成绩第一名。在贵农读书期间,我最大的收获还在于阅读了不少欧美文学名著,大三时在《花溪》文学刊物发表了处女作。
我的母校不是什么名校,提起我毕业的学校,远没有人家说我是“北大”的,我是“清华”的那种底气和自信。但是我热爱我的母校,我仍以我的母校为荣。母校对学子,就象母亲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和包容,跟学校的名气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许一个身份地位显赫的母亲,并不比见得一个地位卑微的母亲更懂得怎样关爱孩子。尽管我是属于那种“专业思想不稳固”的学生,在当时那种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我的母校仍给予我极大地肯定和包容,在全国高校第一批评选“三好优秀生”时,学校还是把这个荣誉称号授给了我这个“有争议”的学生。所以任何一所学校,不管它有没有名气,只要你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你的学生也会象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你!即使你这个学校,你这个老师再有名气,你培养的学生对你根本没有感情,这样的教育就很难说得上是成功的。
回想自己在花溪河畔度过的四年,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不会做人,不懂得尊重同学,欣赏同学,对同学说话还经常尖酸刻薄。尽管我自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错,表现也不错,可是每次同学投票评选什么,我的票数可是低得比较难看。呵呵,当时还不服气,后来懂得反省自己的时候,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互相的,你不尊重别人,当然也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今天我在学院当书记,看到学生举行“双代会”,有的同学能以高票当选为学生干部,我真的是感到很高兴很惊讶,就从这些学生小小年纪就有很好的为人处事态度来看,就比我当年强多了!
我的“刺藜博客”耕耘一个多月,大多数博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有博友和我探讨这个问题,问写什么和怎么写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我想写什么怎么写都是自己的真实的生命状态,都是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真实反映。我坦诚地说,如果是十年前我来写这个博客,可能情景就不太一样。因为那时我们很在乎名啊利啊,在资源希缺的情况下,难免要与人争啊斗啊,总会设想有些人在和你过不去,总是对一些人充满了戒备和敌意,很难做到“待人善意多一些,敌意少一些”,写出来的文字肯定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验的积累,看透了很多的人生世事,名利看淡了,欲求减少了,性情豁达了,胸襟宽厚了,包容心强了,遭遇的事情无论是顺心还是不顺心,都很难有大喜大悲了。写出的文字也是乐观的,真诚的,友善的。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周围的同事,到底有什么利害冲突呢?到底有什么好争斗的呢?一个单位的利益是全体人的共同利益,我们为了一点利益争个你死我活,或许在你嬴得了那么一点胜利的时候,你输掉的东西更多!人的尊重是相互的,伤害也是相互的,你挥舞利剑刺向对方,对方也会挺着长矛迎战上来,双方几个回合的你来我往,最终各自都是伤痕累累。如果你能给予对方一个友善的微笑,我就不相信对方会回敬你一个辱骂。
是生活的经历教会我们懂得了“待人多一点善意,少一点敌意”这个道理,可惜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却明白得很晚很晚。作为教师,当你拥有了一笔这样人生经验的财富,你有责让学生来和你一起分享。我总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早点明白这些事理,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走得顺畅一点,所以我经常在我的课堂上给学生讲这些道理。
一天晚上,我上完课回到家里,稍作休息后打开电脑,然后习惯性地去看邮箱,我看到了一个学生刚刚给我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信纸很漂亮,粉红色的,信纸上端有很多心形吊坠,很温馨的感觉。这个学生写道:
亲爱的老师:您好!我是05工商管理的学生,今天晚上听了你的课以后,就想到了要发邮件给您。虽然并不文采飞扬,也不细腻华丽,篇幅不长,但真的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请不要见笑。
卢老师,您是我上大学以后到目前为止最敬佩的一位老师。我觉得你是真正地希望我们能学好。您不仅教会我们专业知识,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要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社会。上您的课真是受益匪浅啊!两节课的时间我感到学到多于两节课的内容!我从未试过这样充实过。老师,通过网络,我在这里衷心地感谢您——感谢您让我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现状,感谢您让我能勇敢地走出束缚我的绳索。虽然我不敢保证我以后一定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但至少我没让自己后悔!谢谢您,卢老师!
读完这封电子邮件,作为教师,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文字更让人欣慰和感动呢?
前一篇:永恒执行:第三章 非敌非友
后一篇:一次最悲哀的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