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常会收到大学生们赠阅的自办刊物。毕竟是学生自办,虽稚嫩,却也透着年青人的坦率、真诚和锐气,捧着这些充溢着青春气息的刊物,绝不会有老成、世故、圆滑的感觉。《莽野》便是其中一种。初次见到这本刊物,封面上遒劲、刚健、饱满的“莽野”二字,一下子让我联想起辽阔苍茫、一望无垠的原野,联想起充满野性、粗犷彪悍的北方汉子,联想起雄浑豪迈、高亢奔放的莽原牧歌。我还想起有一年,全校举行学生集体舞大赛,资环学院的学生们参赛的节目是“黄土地”。参赛的男生们扮成西北汉子,光着脊梁,腰扎红带,赤着脚丫,在雄壮的鼓点中扭动躯体,舒展双臂,翻腾跳跃;女生们则扮成陕北婆姨,迅疾、有力地舞动着鼓棒,击打着腰中的鼓。我记得那个领舞的男生,动作刚劲有力,那一招一式、一腾一跃、一颠一晃,极有西北韵味。读资环学生的刊物,看资环学生的舞蹈,我既被“莽野”这两个字所吸引,也有几分纳闷……为什么在南方求学,以南方人为主体,秉承南方人平和、婉约、细腻性格特征的学子们要给自己的刊物取这样一个名,而且还喜欢跳这样的舞呢?
新年刚过,因岗位交流,我有幸来到资源环境学院的学子中间。当我深入了解这些与土地、与农业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结下不解之缘,与侵害农作物病虫害作斗争,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己任的学子们所受的专业熏陶,了解我们这个学院深厚、优良的学术传统对学子们的影响,了解这里的师长们以精湛的学识、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子们的感染时,我似乎明白了资环学院的学子们为什么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品性,为什么会喜欢“莽野”、“黄土地”这样的词眼,会喜欢跳西北鼓舞。尤其是当我每日走进这座见证着历史沧桑的典雅庄重的红色建筑里,我又突然理解,我们这个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一直把承接光荣历史,开拓新的未来,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而“莽野”,正体现了能担当起这种责任和使命的一种气势,一种胸怀,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壮阔的气势,敢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去开拓广阔发展空间的气势;这是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能在信息爆炸、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的时代不断吸纳各种新知的胸怀;这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能在加入WTO后,敢于面对各种严峻挑战而不断进取的精神。
让《莽野》镌刻资环人的品性,展现资环人的风貌,成为师生们的珍爱。
(写于2002年5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