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奘之路》还原了真实的“唐僧”

(2013-06-19 09:50:19)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娱乐

 

 

刚看完cctv的六集纪录片《玄奘之路》。原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西游记》所描写的唐僧并非如此啊!


《西游记》让我觉得唐僧的西天取经多亏了孙悟空及几位徒弟,才度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而他自己给观者的感觉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分不清是人是妖。他常常被妖魔鬼怪弄的晕头转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孙悟空。他只是一个一心念佛,没啥能力的人。这是笔者当时看《西游记》的感觉。


这回看了《玄奘之路》,对玄奘的看法有了彻底的改变。不仅改变,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http://s9/mw690/492d9531gdcd1cd0f8d28&690                                                                           (玄奘西行之路)

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唐玄奘离开京城,只身到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途径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经艰难险阻,最后到达印度。在佛教圣地那烂陀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被称为高僧。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去印度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只身”前往。这一路上的艰辛非常人所能忍受。由自然界的险恶环境气候对他身体的考验;有各种人等对他西行百般阻挠的考验;有富贵钱财、显赫地位对他引诱的考验。如果不是坚定的信念,坚持的决心,西行不可能修成正果。再加上他回国后带领一批人花了十九年时间翻译经书四十七部,达到1335卷,他能这样流芳百世是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http://s13/mw690/492d9531gdce64595d20c&690

看了这部片子,除了对这段历史有了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看的过程“无常”给我非常强烈的示现,令我震撼!


物的“无常”随处可见

在西行路上,也就是那条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有不少地方曾经很辉煌。有华丽的宫殿,有热闹的集市有庄严的寺庙。然而随着时光的流动,只剩下土堆,石碑,碎瓦。那个印度可容纳一万多人的那烂陀佛教学校也不复存在。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不管曾经如何,它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显示了相空。

 

 

http://s6/mw690/492d9531gdcd1c882f325&690                                                                      (那烂陀遗址)


人的“无常”不断显现

玄奘西行时,为无法获得出关许可而苦恼。此时有一个人想让玄奘为他剃度皈依佛,同时答应帮助玄奘出关。在他一筹莫展时遇到此事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此人并无食言,可是在帮助玄奘出关后,又担心后面的关卡如果查出来,他的性命会受连带,所以趁玄奘睡觉时想杀了他。真是诸念无常啊!一个帮他之人却转念要杀他。说明人的思维是瞬息万变的啊!在世间万物中,变化最快的就是人的心念!


事的“无常”变化莫测

玄奘西行时遇上一个国家的国王。该国王也信佛,他想把玄奘留下,光大佛教,玄奘执意不答应。国王就是好说歹说不放他走。玄奘只能以绝食表示自己的决心。当几天后玄奘奄奄一息时,国王被他的决心打动,答应放行。并为玄奘准备了人、财、物,以备路上所需。后面一路上多亏了这些财物顺利通过许多关卡。从待为上宾,到阻挠西行,从绝食到答应放行,从打点所需东西到一路放行,起起伏伏,变化之多可谓难以预测所以说未来不可知,这也是“无常”!


无常,是佛教教义三法印之一,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


故而,《玄奘之路》给我的感触是深刻的!从历史的影像中获得了真知!


http://s1/mw690/492d9531gdcd1d2741590&690                                         (曾经辉煌的城堡)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http://s9/mw690/492d9531gx6DoAjHy6Af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