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明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
--
《马太福音》7:21a
(一)
《圣经》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马书10:9-10),这是支持因信称义的著名经文之一。
《以弗所书》2章8-9节也明确的指出:“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按照圣经,救恩是神赐给人的恩典,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信耶稣、接受基督为救主,就可以称义,就可以得救。
在《歌林多前书》15章,保罗定义了什么是福音,耶稣照着旧约预言的那样,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显现给许多门徒。在15章1节,保罗说,“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注意,是领受了,也就是,接受神赐给的恩典,而不是自己去努力得到福音。
那么,当一个人表示愿意接受耶稣做他/她的救主,是不是这个人就因信称义、得救、成为了基督徒?
似乎答案是简单、明确的,但在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前,我愿意讲一位美国基督徒朋友在非洲宣教时的故事。
美国朋友给一位在非洲做生意印度商人传讲了基督的福音,当时,那位印度商人就非常感动,做了决志祷告,愿意接受耶稣做他的救主。不久后,朋友去印度商人的家里访问,看见许多的印度神像,朋友问,你已经决志信了耶稣,为什么还要摆着这些神像呢?印度商人说,对于我,多一个神更好。美国朋友才知道,印度商人把耶稣当成了与他们印度教中的神一样,多加一个神,只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
无独有偶,在我们传福音的经历中,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有华人朋友听了基督的福音后,表示愿意接受耶稣基督做他的救主。但在决志信基督后,还继续烧香拜佛,也是觉得佛教也是包容的宗教,在信仰上加上基督教,岂不更好。此外,也在微信上看见,有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在发圣经经文的同时,也发佛教的信息。
再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人表示愿意接受耶稣基督,并非都能成为基督徒。这样的答案并非与因信称义的真理以及《罗马书》10:9-10的经文相矛盾,因为《圣经》教导的口里承认、心里相信是真正的承认和相信,更重要的是,口里承认、心里相信,不是接受耶稣是诸神中的一位,而是唯一的真神。在《约翰福音》14章6节,耶稣对基督徒的这样一段话“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英文讲得更清楚,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即唯一的道路、唯一的真理、唯一的生命。
所以,考虑到当今时代,不是缺乏信仰,而是信仰混乱的时代,在我们基督徒带领人决志信主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耶稣基督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绝不要在接受耶稣为救主的时候,心里还藏着其他的“神”、佛等偶像,也不要在家里继续供奉偶像。尤其是在大型布道大会上,布道的牧师特别需要强调,《圣经》里的三位一体的神是唯一的真神,在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之前,必须放弃一切其他的“神”、佛以及偶像,否则,就不是真正接受了基督信仰。布道牧师不要担心,那样的布道可能让许多人不到前面决志,其实,那才是对人负责,不要让人误认为自己是基督徒,但却不是。
(二)
在当今美国福音派基督界,流传这样一个说法,人不需要改变自我,以真实的自我来到教会就行(“Come
as you
are”)。换句话说,人不要顾虑自己有什么有什么错误或犯罪,以至于不敢去教会,也不要说,我要改邪归正后,才去教会,不管人在什么样的状态,教会都欢迎他们。
在传基督福音、领人归信耶稣上,也出现了“Come as you
are”的版本,人只要来到耶稣面前,接受神的救恩就行,因为耶稣基督成就了救赎的恩典(Grace),那是不需要人靠行为去挣来救恩,人只要来到神的面前,相信、接受耶稣做他或她的救主就得到了救恩,岂不就是“Come
as you are”?
《圣经》新约《以弗所书》2章8-9节讲得非常明确:“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罗马书》5章1节也说:“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因此,因信称义不仅是区别新教与天主教的教义,而且是《圣经》教导人如何能够得救的真理。此外,著名的《约翰福音》3章16节这样讲述了神对世人无条件的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使徒保罗在《罗马书》5章1节也表达了神如何彰显他的爱:“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那么,既然神的爱是无条件的,获得救恩也不是靠人自身的行为,是不是人只要“Come as you
are”,无需改变自己,来到神的面前,做一个祷告,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接受耶稣做救主,就得到了救恩,就成为基督徒了?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愿意引述一段美国布道家葛培理博士最近的访谈。该访谈的题目是“葛培理博士警告轻易相信(Easy
Believing)的疫情”,“疫情”二字显示出此问题的严重性。
在最近接受《今日基督教》的采访时,当被问到“你觉得自己先是一位布道家还是一位基督徒?”,葛培灵回答说:“在我转变成为基督徒前,也就是1934年11月1日,我总认为自己是基督徒。其实,在那之前,我并不是基督徒,因为我并没有面对自己的罪,没有认识到,基督要改变基督徒的生命。”
对于许多中国人,接受基督信仰有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认罪、悔改。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基督徒,包括牧师,就在福音的传讲上回避强调认罪、悔改,这其实是忽略了基督福音中的一非常重要的部分。从以上葛培理博士那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他非常清楚地指出,在他认罪、悔改以前,他认为自己是基督徒,但他并不是真正的基督徒。葛培理博士之所以警告“轻易相信”,就是因为在当今这已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人并非真心认罪、悔改,就认为自己是基督徒。
在《圣经》里,有许多经文非常明确地指出,人认罪、悔改,接受耶稣基督做救主,就得救。
《使徒行传》2章38节,彼得的讲道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彼得说得非常清楚,人要认罪、悔改。
在《马可福音》第一章,马可有这样的描述:“在旷野有人声喊著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为什么约翰做耶稣的先锋?约翰叫人认罪、悔改,为救赎主耶稣基督的来临预备道路。
也是在《马可福音》第一章,马可记录了耶稣的第一篇讲道:“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 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耶稣第一篇道就是要人认罪、悔改。在第二章中,耶稣说:“康健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当然,这里耶稣所说的“义人”,不是真正的义人,而是自认为的“义人”,因为“一个义人都没有”(《罗马书》3:11)。如果人不认罪,就像不认为自己是病人,怎么要去找医生,也就不需要救赎,不需要耶稣做他们的救主,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要先说“你们当悔改”,约翰在为耶稣的预备中传悔改的洗。
悔改并非是靠行为称义,而是对耶稣认识的改变,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罪人,愿意接受耶稣的救赎,这不是行为,而是人对耶稣在思想上认识和转变。在《使徒行传》26章20节,保罗的讲道中有这样一段话:“先在大马士革,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在《路加福音》3章8节中,也记载了约翰提到“悔改的心”,也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这悔改的心就是人对神在思想上的认识和改变,从不认识神到认识神,而果子,也就是行为是悔改的心带来的结果,也就是救恩的结果,这与《雅各书》所讲的“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是一致的,得救的信心必然带来生命的改变,没有生命的改变,就不是得救的信心。
当传福音者不强调人的罪,听福音者也不认识到自己的罪,接受耶稣作为救主就可能不是要得到真正的救赎,而是期望到其他好处,或者要想得到一个社交的群体,等等,所以,即便宣称接受耶稣做自己的救主,也是没有悔改的信,并没有真正归向基督,也没有成为新造的人,也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三)
几年前,在一次查经的时候,一位基督徒朋友说了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他说:“基督徒不能丢掉救恩,就是自己不想要救恩,登报声明脱离与神的关系,也脱离不了,因为一旦成为了基督徒,就永远是基督徒。”
当时我就觉得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人登报脱离与神的关系,不要去天堂,而神非得要拽着他或她去天堂。可那位基督徒朋友并强调,“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因为救恩是在神的拣选,而不在于人的选择。
那么,“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符合圣经吗?真的如朋友所说的那样,登报声明要脱离与神的关系,都断不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想先讲讲著名“布道家”Chuck Templeton的故事。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Templeton与美国布道家葛培理在北美和欧洲开布道会,当时,Templeton在布道方面胜于葛培理。如果Templeton一直做布道,也许,今天在北美最著名的布道家就不是葛培理,而是Templeton了。但后来Templeton不仅停止了布道家的工作,而且放弃了基督的信仰。Templeton没有登报声明与神脱离关系,他做得更彻底,他写了一本书,名叫《告别上帝:我拒绝基督信仰的理由》,该书不仅申明他与上帝脱离关系,而且导致许多读者怀疑上帝的存在和基督信仰的真实。在Templeton去世前,他接受美国基督教护教家Lee
Strobel采访,他表示怀念耶稣,说耶稣是伟人,但仍然不接受基督信仰。
Templeton在早年接受过耶稣,并且是广传福音的布道家,带领过许多人信主,似乎应该是得到过救恩的人,那Templeton就是“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的极端例子?他曾经接受过耶稣,而后来放弃基督信仰,并出书告别上帝,在死前还拒绝基督的信仰,可上帝非的要去到天堂。真的会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神不会强迫人去到天堂与他共享永恒。
可是,在圣经里的确有许多经文告诉我们,真正得救的人是不会失去救恩的。比如,在《约翰福音》10章中,耶稣说:“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还有《以弗所书》1章13节和14节也圣灵为得救的人打上了封印,救恩是不会失去的。那又怎么解释Templeton的情形?答案是Templeton当年虽然声称接受耶稣,但他从心里没有真正接受耶稣做他的救主,因为“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歌林多后书5:17),真正接受耶稣做救主,就是重生得救的人,就是新造的人,这人不会成为完美的人,也与罪有挣扎,但绝不会放弃基督的信仰,甚至写书否定神的存在,拒绝基督信仰。
对于Templeton的情形,《约翰一书》1章29节给了我们答案:“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却不是属我们的;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
很清楚,Templeton从来就不是基督徒。当然,Templeton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也有一些自己认为是基督徒的人,因为当初决志接受耶稣,就以为死后能够去到天堂。但他们的生命一直没有改变,甚至生活在罪中,并且毫无悔改之意,对《圣经》豪无兴趣,更不用说顺服在神的话之下。
葛培理博士近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Jesus Christ is my Lord and Master. I have repented of my sin,
turned my life over to Christ, and seek daily to obey his Holy
Word.
If there is no change in a person's life, he or she must question
whether or not they possess the salvation that the gospel
proclaims. Many who go to church have not had a life-changing
transformation in Christ. Those outside the church expect followers
of Christ to live differently, yet today many in church are chasing
after the world—not to win them, but to be like them. This is very
dangerous and the Bible gives account to the tragic
result.
“耶稣基督是我的救主和主,我已经悔改,把我的生命交给了基督,并且每天去努力遵循他的话。”
“如果人的生命不改变,他或她需要质问自己是不是有福音中定义的救恩。许多人去教会,但没有在基督里的生命改变。在教会之外的人期望基督的门徒生命是不一样的,但今天许多在教会里却去追求世界的东西,不是去赢,而是随了世界。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圣经预示到这样的悲剧结果。”
其实,不只是葛培理博士要没有生命改变的“基督徒”质问自己的信仰,保罗也要人自己省察有没有在基督里的信心(《歌林多后书》13章5节)。
所以,如果人没有显示出得救的果实,即生命的改变,人不要自以为说过接受耶稣的祷告,就一定是基督徒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