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自严八弟------毕自肃
毕自肃(1580--16280),字范九,号冲阳,(毕木第八子)家居淄西万家庄.丰质伟干性情沉毅果决胸有大略.万历年间(1603)中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06)中进士.初授直隶定兴知县.该县正当官道,京差来往不绝,凡逾例横索着,自肃一概拒之,并定法度改弊整大减人民负担,百姓称其为“神君慈母”。任满返京时士民攀车恳挽,后在城东建生嗣四季祝之。由于治行高等,在壬戍(1622年)升礼部主客司主事。因满清兴兵明庭无计,自肃直言庭奏“驭远七事”被朝廷喜纳,由是朝中对其才略大加赞赏。丙寅(1626)升宁前兵备道参议,负责整修关宁五城,此时秋雨连绵五城皆毁,自肃精心筹划昼夜操劳督工版筑,按期竣工如新。以功加太仆寺少卿。崇祯戊辰(1628)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抚宁(俗称辽东巡抚)。自肃北上率兵勇于自任。出关后上方略九事,均得朝庭嘉许。在任经营布置筑城设防.蓄粮备械买马缮寨,以作封疆久远之计,中外羡其风采。但因上表章中多揭露朝廷弊端,言词激切,难免得罪权奸魏忠贤之流。(此时巍已被诛但有余孽)妒其骋能显示人人,则处心积虑地陷害他。在六个月中仅供应二个月粮晌,其虑数万军饥寒交迫不堪冻饿,此时自肃多次上奏表章大声疾呼均未得朝廷回应;加之奸细造谣说毕自肃刻扣军晌,以至引起本来轻躁的川糊兵营叛乱哗变,其它兵营更有相随者,自肃反复解释谁还听的进。突然将他和下属总兵朱梅通判张世荣等绑架极尽摧残。兵卒尽搜其住处卧室箱具等,见空空如洗,并知其食不饱腹,方大加悔悟而散去。身为主帅的自肃公性情过于刚烈,一身清廉忠直而遭诬受辱恶气难忍,一致数日不食愤怒自经含冤而死,年仅四十九岁。这样造成了关宁地区严重不良后果,军事设防一撅不振。没有主见的崇祯皇帝,不管青红皂百而降罪于毕自肃,其四兄自严三次上表陈述兵变缘由为大缺粮墒所致,但战时最怕敌方得知应空泛的情报,所以朝廷不愿张扬而把真象掩盖起来,要使毕自肃以全国家之大义而不了了之。事定后兵部尚书袁崇焕一上方宝剑擒斩哗变主犯十五人,以慰自肃忠烈之灵。其兄自严搜集其所表章汇为两卷书名“抚辽荼语”,以志自肃遭际之苦。
民间传说;自肃被兵腹见有野菜方散去。
被叛兵杀去头颅朝廷为其铸金头而葬。此传说原在王村普集一带街谈巷论,因此文革中争相挖其坟墓冀得金头。此墓在章丘井窝头附近,当地人挖开后只有朽骨和一付玉棋子,别无长物。传说虽不实但说明人们对他的清廉忠直寄有哀思。
万家村西毕家堡,现在叫卜子城, 有毕自肃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