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鱼亥豕”

(2012-12-01 15:11:38)
标签:

书法

杂谈

文化

教育

分类: 王渔洋文化

    拜阅民国甲戌孟冬桓台索镇徐氏族人藏板《隐君诗集》,有徐夜八世孙克运、九世孙承奎、十一世孙学德撰《东痴祖遗诗绪言》,中有“延当代名流详加核阅,再付剞劂,冀免鲁鱼亥豕之讥”。自忖不解其意。查阅词典方知意为“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撰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多指书写错误,或不经意间犯的错误”。又学一识。

    多年来,鉴于汉字的构成特点,人们在阅读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比如“山东秀才念半边”即为一例。本人是山东人,也曾闹过不少这样的笑话。最近,与一文友即闹了一出:把“拗口”的“拗”,读成“niu”音。听到我的讲法,文友在电话另一端立马开涮,敲打一番是自然的。虽然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当时也辩解了几句,现在想来,确实是在下读错。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最近,因工作关系,阅读了一些民国以前的文字,其中不乏字典上查不到的手写体。因为是手写,我不懂书法,更不懂过去人们的书写习惯,所以,这些字的读音到底为何,自己弄不清楚,同时,也为影响对文字的理解感动苦闷。

    《东痴祖遗诗绪言》如下:

    尝闻吾东痴祖遗诗多矣。然于王阮亭先生所刻二百余篇传世以外,其余诗稿率多漂荡于水,不得其传焉。迄至民国二十三年春,吾族重修谱系,坤绩等又于各处搜得东痴祖遗诗抄稿,仓促付梓,未获校正,诸多舛误,不无遗憾。兹经阖族会议,延当代名流详加核阅,再付剞劂,冀免鲁鱼亥豕之讥耳。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谷旦

    八世孙克运、九世孙承奎、十一世孙学德  谨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