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闫家村成氏事迹考》过程中,拜读过《成氏世谱》。《成氏世谱》中,有五世成豪“迁居近城三岔湾”的记载。因为孤陋寡闻,对这个“三岔湾”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因在新城读过二年高中,参加工作后也经常在这些地方转,自觉对这一带地理还是比较熟悉,但从来没听说这里有个“三岔湾”。倒是如今的县政府驻地索镇有个“三岔”,很明显,这个“三岔”肯定不是《成氏世谱》所说五世成豪所迁居的“近城三岔湾”,因为那时的“县城”在新城。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世谱中所说的“近城三岔湾”有一些主观臆断,认为这个“三岔湾”所指肯定就是如今大寨沟、西猪龙河和大寨沟接长交接的地方,只是苦于找不到依据而已。因为,大寨沟从东而来,西猪龙河就是大寨沟向北拐弯的部分,而大寨沟接长本身就是从大寨沟往西的部分,三条水系在这里相交,形成一个“三岔”,这里不是“三岔湾”,哪里还能是“近城三岔湾”?而且,当年在这里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很少有人见过这里的水干过,的确是一个“湾”,但这附近却没有一个村落叫这个名称,迁居“近城三岔湾”便一直困扰着我。
今天下午,总第九期《王渔洋文化》刊登的《东元盛的兴衰》的口述人之一张盛锋先生因《孝妣先贤碑文》相关事宜到我办公写,无意中说起这件事情,他肯定地告诉我,那里就是“三岔湾”,那里以前就是成家坟,据老人们说,那里古代曾经住过人家,曾为成家看过坟的人如今还健在呢。说着,张先生在纸上画了起来,标明了过去的一些地名及建筑物。他说,这老梧河是王家开的河,一直从如今邹平县长山镇苑城南关开到新城,据老人们传说,这老梧河的河床都是王家用高质量的方砖铺起来的,目的就是保持风水,就象焦桥的袁紫兰修支脉沟一步一个金元宝一样。
张先生告诉我,过去替成家看坟的人叫宋开广,今年已经八十多岁,身体健康,住在城西。找到他,可能会了解成氏家族更多的事情。等送走张先生,我拨通了住在新城镇城西村老同学尉先生的电话,告诉他这件事情,嘱咐他方便的话找上这位宋开广老先生,把我想拜访他的意思说一说。老同学听说一口答应,不曾想当即就去了住在离他家不远的宋老先生家,直接把电话打进了我的办公室,让我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老人说,他不是给成家看坟的,给成家看坟的另有其人,叫张衍富,就住在离“三岔湾”不远的小徐家村。
现在看来,找到了这位张先生,肯定能够了解到成氏家族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看来,要做好地方人文研究这篇文章,靠坐而论道是不可以的,以后应该走出去,深下去,把散落在民间的宝贝捞上来。如果再不做这项工作,历史或许会留下许多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