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贵数精神
——关于张连中及其《金钟之歌》的一些感想
张连中的诗集《金钟之歌》出版了。9月18日上午,县渔洋诗社在唐山镇宋店村举行首发式及作品研讨会,本人有幸应邀列席,倾听了张连中的真诚道白,倾听了与会的渔洋诗社社员及相关来宾的发言,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对张连中数十年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精神的敬佩。与相识的与会者谈到当天的活动,大家几乎众口一辞:很不容易。
我认识张连中是最近的事。今年5月,县作协换届后的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给我,传来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叫张连中,是唐山镇宋店村人,自己写的诗集就要出版了,等诗集出版后,打算开一个研讨会。因为不熟悉,此前也未与其有过联系,作品出版事宜一概不知,所以,虽然口中应承着,但心里也是略存狐疑。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是7月份,办公室来了位上身微驼,身材有些单薄,脸庞清瘦,显露出饱经风霜样子的老人,手里提着一个包裹,虽有些破旧,模样却是齐整。进得门来,寒喧过后,我才明白眼前这位老者就是前不久给我打过电话的张连中。看到他的模样,我怎么也难把他与诗人联系起来。但这次面谈,使我增加了对他的了解,虽然仍在狐疑其诗集的存在,但对他对文学的追求不禁有了新的认识。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的诗集果真出版了。就在上周四,9月15日上午,他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这次他不仅给我带来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金钟之歌》,而且把近日举行首发式和研讨会的事情也告诉了我。于是我不再对他的“诗人”身份狐疑。于是,我询问了首发式的具体事宜,包括时间、地点、邀请人员、会议议程、会务等等,他一一说明,一些不太具体详细的事情,我也再次作出提醒。事情基本就此商定下来。
长达20万字的《金钟之歌》是张连中数十年心血的结晶,金钟是他的笔名。诗集的内容,涵盖了他耳闻目睹所及的所有领域,纵横几万里,大到天下大事,小到鸡毛蒜皮,无所不入其诗。今年已62岁的张连中,可谓命运多舛,喜好文学,却只上了初中便离开了课堂。数十年间,先后从过农,务过工,当过民办教师,也在建筑工地上守过夜,但这些都没有消磨他的意志,而是命运愈是舛讹,意志愈是坚定。数十年间,他一边与命运抗争,一边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一边从事着创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断断续续地写作出300多首诗。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三百多首,有诗词,也有自由体”,“这本集子没有享受过俸禄或者薪水的滋润与浸泡”,“完全是在劳动的间隙,在夜间饱和着作者的心血与情感,悄悄地生长”出来的。客观地说,集子中的作品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作为一个长年劳作在社会最基层的人,能够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本身就是值得尊敬与推崇的。我敬佩张连中这样的人。
对张连中的进一步了解,来自于他的亲朋和诗友。昨天,就是9月18日上午,唐山镇宋店村村委大院热闹起来,前来出席首发式的来宾接踵而至。前来祝贺的人中,有他小学、初中时候的老师,有他的同学,有他的庄里乡亲,更多的还是县渔洋诗社的诗友们。首发式后,他的师友们踊跃发言,介绍张连中的成长过程,批评作品的艺术成果。我拿到集子的时候,看到了著名诗人飞雪的名字,听师友们介绍飞雪老师去看望他,见他数九天衣着单薄时候脱下大衣相送的时候,心里不禁生出对飞雪老师的由衷敬佩。——我曾经听过飞雪老师的课。那是当年我在大学读书时候的事了。大概是1980年秋后,也可能是1981年春天,有一天上写作课,给我们上写作课程的李百川老师陪着一位身材稍矮,略显胖的中年人进入了我们的教室,然后面向大家郑重地说:今天的课,我们请到飞雪老师,也就是高雁雪老师给我们讲。飞雪老师是著名诗人。李老师其他的介绍如今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当时飞雪老师应该是担任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或者文联副主席。飞雪老师讲得一件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有一年地区组织几位作家去东营黄河口体验生活,行前有人形容那里的蚊子象鸡那么大,从床上推下去都能摔得吱吱直叫。等到达目的地后,虽然没有看到蚊子象人家形容得那么大,但人在蚊帐里,那些个头比一般蚊子大得多的蚊子,会很容易地叮到人身上。飞雪讲过这件事,说明了深入生活的重要,因为从那里回来后,他创作了一首充满激情的长诗。如今那首诗我记不起它的题目了,但文学植根生活的话语,至今深深印在脑海中。我想,张连中能够矢志不移,或许正是汲取了农村丰厚的生活营养。
2009年10月,在桓台一中任教的逯志山出版《坐看云起》时,我曾写过一篇祝贺文章《逯志山与〈坐看云起〉》。在那篇文章中曾写到:如今虽非“文章千古事”的时代,毕竟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能够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现实中做到如此学问,也不枉自己所学。自古来,“文章千古事”。如今虽然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无视“文章”的作用与生命力。能够流传千古的,恐怕也只有“文章”。试想,揭开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史,有哪一页不是“文章”传承的?如此而言,并非一味夸大张连中诗集出版的作用,而且我也对作者参加的一些奖项的影响力持有保留,但这并不意味着怀疑诗集在未来的影响。我衷心期盼着在未来的创作中,连中先生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够创作出更加脍炙人口的作品奉献给广大受众,能够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奖项评比中获得更具影响力与说服力的荣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