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象春:北湖游记(录)

(2010-09-20 11:51:34)
标签:

王象春

平州

马踏湖

北湖游记

杂谈

分类: 王渔洋文化

    马踏湖是位于县境北部的一片自然湿地,风光宜人,被喻北国江南。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光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读康熙《新城县志·卷十二·艺文》25页,有时任南京吏部郎中的本县人王象春所写《北湖游记》,不仅记载了游览马踏湖的过程,而且记述了马踏湖的一些历史掌故,如《子虚赋》中的“青丘”,“少海”的说法等。特转录于下,以飨博友。

    忆辛亥九月,曾一泛舟。自吕埠遵郑潢沟之委流而东,及暮止届诸葛庄。东望华沟,邈在天末。询之黄头云,此湖如葫芦,今所到者,自颔及项,去中膈与其阔腹尚远,盖指马踏、会城言耳。今秋欲了前志,蹉跎未果。适归自长白,日已晏,闻思止兄偕诸弟侄已先舣舟巩桥,待余始发。巩去邑东四十里,正欲顺湖之南岸直当其阔腹处,乃北入也。次日,余急驰追,诸人出门,云如笠笼头上,甫二三里,大澍,马行泥淖如拜。余私祝雨师,定不负此湖。俄而雨减,迨暮抵巩桥,见诸人尚危坐听霖铃声,虑不得发舟。余笑曰:“迟余至,始霁耳。”及天明,果大光霁。两侄急起戒舟,思止又申之曰:“携糇无啬,檝缆维利,仆无哗,指头无乱。”约既定,乃遵时水而下。两岸柳相绾门如长廊,枝柟时时扫拂肩背,亦颇碍舟。惟龙湾漕最阔,水旋转如磨。俗传湖中往往龙挂,雷雨飞散,还窟于此。孙楼、夏庄俱在西岸,牟庄在东岸。牟之东北有古城,浮拍水面,汉元帝封李谭之延乡城也。至今犹呼会城者,盖仍桓公之盟云。《水经》谓此城为古平州。《春秋》“宣元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是也。龙湾南,水底有石闸,篙触之洞洞然,是赵尹所凿内渠,欲通舟孝妇、小清,以西达济南者。其后赵去,竟废。

    北行二十里许,始西转入湖。北视博姑城才十里,舟高于墉数尺。城之南门有亭翼然点苍,曰“锦秋亭”,元中统间邑人所建,盖取坡老诗命名。坡老昔尝过此,爱其风景绝类江南,赋诗云:“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城市,山光晚对楼。舟车通北阙,图画入南州。且食鲈鱼美,吾盟在白鸥。”又云:“鲈虽小亦四腮,不减松江,亦多蒪菜,土人皆不识,目鲈为豸云。”舟西行六七里是荷菱最盛处,环合数百顷,下不见水。水花种类繁多,都有清馥,不但莲香已。采莲惟取白菂,其深红、浅粉者,便委弃狼藉。渔人诧见游客,競献鲜美,给以钱,摇首不顾。从索鲈鱼,曰无之。索豸鱼,则柳穿荷裹,不可胜用。就烹,味迥异诸鱼,信足为张季鹰抛一官也。其羽禽有骨顶红鹤、淘河等鸟。其水菜有所谓慈菰者,即菰米,恐不堪作饭。蒪菜被盖水面。出此则湖之腹脐,水渊澄,下视数丈不见底,鱼游镜中可数,渔人指为湖囊。西南长白,东南则愚公诸山,簇簇矗矗直走水中,波稍撼击,吞峰峦如浴螺。相顾喜曰:“洗山浴卉,信宿雨于我辈不薄哉!”

    舟行净水,较河港稍驶,望青冢、华沟,宛在西南,水荡屋树如荠。其北即鹅鸭城,是慕容燕养畜之地,阴雨夜犹闻鸣聒,理或然。及暮始抵华沟,古鲁连坡也。邑人太守宋锐与方伯李延寿奋迹于此,今但存破屋数椽,足晒渔纲耳。思止又卜筑吟咏其上,题曰:“鲁连遗清”。有宋光显者,老渔也,见余舟谓曰:“此去诸葛庄尚十里,须渔艇加桨乃可。”折而南,余速易舟,方鼓棹,而月已可中,下照菰蒲蘋蓼,历历如画。诸人长啸浩歌,亦击榜而和之曰:“月亟清兮龙窟寒,浥白露兮惜朱颜。”歌声未竟,遥闻马嘶,已届南岸。庄西水湄有庙祀诸葛孔明。孔明步齐门歌梁父时,或寓此,想在未卧隆中以前耶?西南数里,则辕固镇,固墓在焉。是夜宿于南寨,是为甲寅之七月十三日。

    同游者为思止象艮、又指象益二兄,吉甫象明弟,与亮、与能、与才诸侄。

    附:王象春《北湖游别记》:

    湖心有土,名青冢,在金刚堰正东。上有青凉寺,又为齐高士颜斶故居,今俱废。周环数百余步,水暴溢亦不能没,但时如马、如象耳,人谓随水浮沉,恐涉诞。《传》载: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与晏子游于少海。按《齐乘》“青丘在清水泊”,则青冢之为青丘无疑。今会城泊亦称少海,《子虚赋》云:“秋田于青丘,彷徨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胸中。”正谓此也。注乃云:“青丘为海外山名,出九尾狐。”此丘一抷土耳,九尾安所掉哉!且桓公牧马台,本齐之千乘别城也,驾其千驷田青丘。于理近似。或谓此丘地小不称其名,不见天齐以之名国耶?自伪齐刘豫填鹊湖、塞泺水入大清之路,湖中始断舟楫。然在胡元,犹可在达济南。元人于侍郎钦,常(奉其母柩)自济南华不注山下,经小清而东入(北)湖,折而南入时(水),至索镇舍舟,以归益都。今泺水复入大清,而此湖所受之小清,乃章丘之漯河耳。索镇即故西安城,乌河则时水也,一名耏,“襄三年,齐晋盟于耏”是也。湖水仰给此河者居多。《水经》谓“时水自西安城南石羊堰分为二支,其一北入湖,其一西北合黄山之德会水,至梁邹入小济。旱则枯竭,所谓乾时也。庄九年,公及齐侯战于乾时。今又名(吴)梧河,不知何考。呜呼,此水视杭之西湖与燕之裂帛,宏阔不啻倍之,(使郊于都会,将粉妆黛抹,课柳谱桃,祇为游侠佐觞耳。)幸处僻寂,名不闻于四方,非躭奇穷幽者不一至,鱼鸟草木乃得全其神而终其天,亦湖之老而休逸时哉!虽然,湖之阅人多矣,姜齐、田齐、南燕、伪齐,俱尝以之濡马吻矣。乐喧乐寂,唯凭夷自知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