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晉南紀行(二)關於芮城

(2010-08-05 06:26:14)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
曾有个资料说,这里是魏氏的郡望。权留资料,以作后学。

晉南紀行(二)關於芮城

 

http://wuhan.alltrip.cn/UploadFile/CityImages_8697.jpg

 

                               芮城最有名的建築——永樂宮

http://www.blog126.cn/attachments/2007/08/22/12495_200708221331301.jpg

                                  珍貴的永樂宮壁畫

 

去歲匆匆到芮城一趟,算是對晉南有了感性認識,但因了時間的緣故,卻沒有仔細的領略它的風情。半月前,全家又回了趟芮城,因此多停留了幾天,順便走走看看,胡亂的拍了幾張照片。

芮城是晉南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縣,它位於山西最南端,與陝西、河南一河之隔,過河就是潼關、靈寶。关于这个县城的资料很多,我诸多资料,简介如下。

說起芮城,它的歷史其實很久遠了。我第一次聽說芮城,就問芹是不是古代的芮國。她說不知道,只知道是戰國時候魏國的首都。其實芮城名字最早來源黃河的走向。黃河流經晉南時形成一個大大的彎,人們就將這河灣內的大片土地稱為“芮”。《詩經·大雅·公劉》說“芮鞫之即”。鄭玄箋曰:“芮之言内也”。後來這裡的人民生息繁衍,并在在殷商時期出現了一個諸侯國——芮國。當時芮國國君與舜的後裔虞國(故址在今晉南平陸縣)國君因為邊界問題發生爭端,於是就到德高望重的周文王哪裡去評理。但當他們來到周的地界上時,“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於是慚愧而返。(詳見《孔子家語·好生》)《詩經·大雅·綿》云: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就是說的這件事情。至今芮城西北的陌(當地人讀音麥)南等地還有讓畔城、芮君墓等古跡。 

西周初年,古書記載的這個芮國估計被消滅了,於是周王室分封自己的宗親於此,亦稱芮國。《尚書》云: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诗经·大雅·桑柔》亦有《桑柔》,芮伯刺厉王也,《逸周书》中還有《芮良夫篇》。另外據說《左傳》記載,公元前709年,芮伯萬與其母亲芮姜發生矛盾,被驅逐出國。據說今天芮城的鄭村還有芮伯萬居住的遺址。大約在公元前640年前後,芮國被秦國一舉消滅,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史記·秦本紀》記載,穆公二十年,“秦滅梁、芮”)。

芮城還是戰國七雄的魏國最早的都城。據《史記·魏世家》記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宗室姬高于畢(今陝西萬年縣西南),“後絕封,為庶人”,其後裔畢萬跟隨晉獻公有功分封在魏城,并以魏為姓。《正義》云:“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里。”陝州芮城即今山西芮城。後來畢萬之子魏武子跟隨重耳即晉文公,封為大夫。最終魏武子的後代與韓、趙一起三分晉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今天在芮城北郊,還能夠看到一段黃土夯就的土墻,當代人說這就是古魏國的城牆。在今縣城北永樂宮處即為古魏國的都城舊址。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古城东起柴涧村、铁家庄,西至后龙泉村、城南沟村,北至永乐宫北0.5公里,南至永乐宫门前,呈方形,周长4500米。残留于地面之上的城墙高出地面l—7米,城址宽度一般在13—15米之间。城墙版筑而成,古城东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保存较好,城外侧都有月牙状的夯土台。城内出土有东周时期的南、豆、罐、瓦等遗物,在城西柴涧村有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群,出土过数批青铜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