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踏湖
马踏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40
  • 关注人气:8,2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陈居渊教授游渔洋故里

(2010-07-26 15:51:58)
标签:

人文

复旦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

章培恒

陈居渊

中国

杂谈

分类: 王渔洋文化

    7月26日上午,与县新华书店巩经理赶到位于新城镇的王士禛纪念馆,等候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陈居渊教授。大约9时30分,陈教授一行出现在王渔洋纪念馆门前。

   陈居渊先生是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次来山东,是前往高密参加一次学术会议路过淄博的。此前几天,县新华书店巩经理造访,称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曾研究过王渔洋的陈教授前来来参观王渔洋纪念馆。希望我能够提供方便。听到这个消息,本人很是高兴,从事这项工作以来,虽然也接触了一些王渔洋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与自己的期盼相比,总觉得前来参观的学者还远远不够。现在有复旦的学者前来,对于王渔洋研究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于是,做好准备工作便成为近几天的一项重点。

    陈教授今年58岁,精神矍铄,是一位干练的长者。踏进纪念馆,倾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先生总是全神贯注,不时发问,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并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随时向跟他前来的学生布置题目。在纪念馆,先生观赏了功诔碑,观赏了碑林石刻,观赏了水月松风石屏和百鹿石,并且就纪念馆的布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先生说,他研究生毕业的论文,就是写王渔洋的。

    在王渔洋故居修复现场,陈教授参观了正在修复中的王渔洋故居。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看着故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陈先生很是感慨,慨叹渔洋故居的规制保存,祝愿故居修复早日成功。

    随后,陈教授还参观了县博物馆。

    随后,我上网查询了陈教授的个人资料如下:

    1952年7月出生于江苏苏州。1968年插队江苏吴江县务农。1979年回到苏州。1982年进入苏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其间曾师从沈延国先生治学。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主要研究焦循易学,导师朱维铮教授,1989获硕士学位。同年直升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主要研究明清诗歌与阳明学,导师章培恒教授,199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留复旦大学古籍所工作。2001年转调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文献学的教学和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与中国易学史的研究。先后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文献学”“中国经学史”、“中国易学史”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等课程。2003年起,被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出版了学术专著(包括导读、点校)十部,其中《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学术论文近五十余篇,其中《论乾嘉汉学的更新运动》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完成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二项,目前正在完成中的还有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与复旦大学“金穗”项目。

    这段资料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章培恒教授。对章教授,我并不十分了解,但从几位王渔洋研究的同志那里经常听到这个名字。上期《王渔洋文化》曾刊发了章教授的《秋柳四道》赏析。陈先生是章教授的学生,无形中感情上立即拉进了与教授的距离。与陈教授一同前来的,还有市新华书店陈经理、市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