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渔洋山人精华录》、《香祖笔记》发行

(2009-12-18 11:03:23)
标签:

写刻本

渔洋山人精华录

香祖笔记

王士祯

桓台县

文化

分类: 王渔洋文化

    今天上午8:30,《渔洋山人精华录》、《香祖笔记》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县政协机关三楼会议室召开。县政协主席任德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长顺,副县长马靖,县政协副主席荆树璞、张连勋、裴培科、崔亦伦、荆锐等出席会议。县政协主席任德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长顺讲话,裴培科主持会议。本人因供职于王渔洋学术文化研究中心,有幸参加了座谈会。

    《渔洋山人精华录》十卷是王渔洋的代表作,由其门人林佶编辑并亲自手书上板,为清代著名精写刻本林佶四写之一。所谓“写刻本”,即书稿由作者或名家书写,然后依样上版刻印。寒斋所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渔洋山人精华录》十卷就是林佶写刻本。县政协这次出版的《渔洋山人精华录》以桓台县图书馆存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为底本,中有缺行缺字和模糊之处,以《四部丛刊》等本补正.
 林佶是清初著名书法家,“小楷、篆、隶师汪琬,笔意刚健,尤精小楷(《国朝书人辑略》卷三)”。曾为许多名家抄写过文集,其中《尧峰文钞》(汪琬撰)、《午亭文编》(陈廷敬撰)、《渔洋精华录》(王士祯撰)、《古夫于亭稿》(王士祯撰),被文坛和藏书家誉为“林氏四写”。
林佶是王士祯弟子。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时,王氏观宋刊本《山谷精华录》后就慨叹道:“惜录中取舍未尽人意耳(《居易录》卷三十)”。所以在林氏抄录《精华录》并付梓期间,王士祯曾多次致函林氏,与之商讨有关事宜。这些信函后被编进《王贻上与林吉人手札》。值得注意的是,王士祯在这些信函中,除了商讨和催促抄录事宜,更重要的是在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编纂,小如字句之斟酌:“《精华录》成,大序之外,旧序尚须刻一、二篇否?虞山钱宗伯‘与君代兴’之言暨赠诗‘勿以独角麟,俪彼万牛毛’之句,实为千古知己,尤不可割”、“钱牧斋见赠古诗,题下添注贱名二小字,并闻。”等。大如诗作之增删:“《精华录》末卷《雍益集》中诗,其《静居寺》五首,一首可删。《春城堆》绝句一首可增入。”等等。
林佶《渔洋山人精华录后序》云:“康熙庚辰(1700年)夏,先生以授门人林佶。佶承命编录,稍有增减……”所以,林氏不但是《渔洋精华录》的书写者,而且与王士祯一起对该书初稿进行了后期编纂。
《渔洋山人精华录》何时告竣?一般书目均题康熙庚辰,即1700年。但据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月王氏与门人顾嗣立书云:“吉人果能于岁月终始此局则善矣。”可知其时抄录之事尚在进行之中。
在清代版刻史上,王氏《精华录》历来被当作写刻本代表之作。但检各种书目,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均题“林佶写刻本”,而不及刊刻者。而真正的刊刻者正是上面所及的顾嗣立之秀野草堂。
顾嗣立(1665-1722),清江苏长洲人,字侠君,康熙五十一年进士,亦王士祯门人。顾氏为清代版刻史上重要的刻书家之一,其所筑“秀野草堂,海内知名,士造吴者无不流连”。当时名家朱彝尊就亲为游历,并撰《秀野堂记》盛赞之(《曝书亭集》卷六十六)。除为其师王士祯刻《渔洋精华录》外,康熙三十八年秀野草堂所刻《韩昌黎先生诗集》、四十二年所刻《汤子遗书》等均为当时私刻方兴之时的代表作。
康熙三十九(1700)年,林佶到苏州,顾氏得王士祯书,知道将刻《精华录》,喜而赋绝句四首。此后,王士祯多次有信函商讨、询问刊刻之事。如,康熙四十年(1701)正月致友人宋荦中:“吉人为弟写《精华录》,不识已付侠君几卷?”
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又致顾嗣立:“两手奉示,知《精华录》过蒙留神,感激不可喻。又得宛陵、梁宛二中丞共相佽助,可望告成。但吉人果能于岁月终始此局则善矣。寄到刻样六纸,误数处皆已批注。”函中所称“共相佽助”者“宛陵、梁宛二中丞”,亦是王氏弟子兼友人,宛陵为梅庚,梁宛为施闰章。
可见,上书的最初刊刻者,当为顾嗣立秀野草堂。(以上见天涯博客我的书斋生活

    《香祖笔记》是王渔洋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为何称“香祖”?渔洋山人自序云:“愚旧有《池北偶谈》二十六卷,刻于闽,《居易录》三十四卷,刻于粤,皆有成书。壬午后尽急还京师,偶有见闻,笔之简策。适所居邸西轩有兰数本,花时香甚幽淡,昔人谓兰曰香祖,因以名之,凡十二卷。渔洋山人王士禛。”思考可见,称“香祖”者,乃“昔人谓兰曰香祖”也。撰述时间起自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止于康熙四十三年,时间跨度为三年。所记内容非常广泛,或辩驳议论得失,或阐发名物源流,或直言时事,或旁及怪异,充分展示王渔洋年届古稀,依然广采博闻、严谨治学的人生态度。全书共十二卷,有康熙四十四年序刊本、《渔洋山人著述丛书》本、《申报馆丛书》本、《清代笔记从刊》本等。解放后,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这次县政协再版《香祖笔记》以桓台县图书馆存康熙四十四年序刊本为底本,参照《四库全书》等本进行了补正。

http://www.eastobacco.com/images/news/59268-1.jpg

民国时期《香祖笔记》铅印本封面

    《香祖笔记》电子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