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县出了个“迎全运全民健身长跑队”?这事真的新鲜。
前天,从县电视台的新闻中突然听到了这个名字,因为没有看到画面,所以顿感新鲜,以为我们县城真的又出现了一支堪与“阳光团队”比美的健身队伍。今天,阅读过本县报纸的新闻之后,又看到了关于“全民健身长跑队”的图片报道,才知道这所谓的“全民健身长跑队”其实就是不久前才被人们广为赞誉的“阳光团队”,只是阳光团队换了个马甲而已。
我不知道这支队伍何以被冠名为“迎全运全民健身长跑队”,是有关部门看到长久以来少海公园中出现的这道风景突然心血来潮而命名?还是这支队伍的几个发起人觉得“阳光团队”不足以显示这支队伍的强大而附庸风雅?也许事情来得仓促,鄙人少见多怪,突然出现这样的名称,却令人难以适从,不仅鄙人,即使问一下经常在少海公园晨练的各色人等,恐怕谁听到这个名称后都会觉得一头雾水。
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我没有与相关人员沟通,但有一点,似乎不久前,县里召开过一个大会,内容大概是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而且当时县里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县直部门有不少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相信“阳光团队”中的的跑友肯定也有或许个别或许相当数量的人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但是作为一个方面的代表去参加,恐怕当时的队伍中,是没有“阳光团队”这个品牌的影子的。而且,似乎以他们区区近百人,当然这是往多处说,因为这支队伍的骨干最多也就是三五十人,能够称得上“全民健身长跑队”吗?如果问一下队伍中的人,是否能作肯定回答也许尚在两可。何况,主管部门是否真的命名过,也可能是当事团队需要思忖的事情,人家正式命名了还好说,说不定以后的某一个时间,把这些自发参加的人拉到某个仪式或者活动上,倒也能火一把。如果人家没有正式命名呢,自己戴上了“代表全民”的帽子,又没有个权威部门认定,期间遇上个什么难办的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结果?弄不好真的来个“自作自受”,受了辛苦落不出个人。
没有有关部门的命名,也没有自主改名的热情,突然间冒出了这个名称,剩下的就是个别单位的相当然或者急功近利了。从报道本身看,字里行间似乎并没有显露出全民健身运动主管部门主动作为的意思,从团队自身的反应看,最近一段时间似乎除去原先自称“阳光团队”,也没有再起什么令人关注的名字。那么,再有一种可能就是媒体工作人员为了迎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气候自作主张了。即使如此,这支队伍的前世今生,意要有个交代吧?县城中自觉参加晨练晚练的人不在少数,成群结队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不能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闹出一个大大的动静呢?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大题材,也是个好题材,用正在进行时的方式处理,似乎更能显示出县城全民自觉参加健身运动的热情与效果。
其实,阳光团队的最初形态,是以扰民的方式出现的。大约是前年,鄙人去一位老同事兼领导的办公室公干,其间问起在忙什么,不禁说起此事。事情的缘由是在新建成的少海公园中总有人每天早晨正当人们睡意正浓的时候高声喊口号,以至影响市民的休息。这些市民于是把电话打到县投诉中心,要求政府进行干预处理。老同事接受任务后派人前往调查了解,事情原来如此。于是,他们找到参加长跑的人们,说明了居民的反映,要求他们在晨练的时候尽量考虑到居民的实际。事情后来的情况如何本人未作深究,但有一点,这些晨练的人们再也不在靠近居民区的北部喊号子,而是跑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才高声呐喊。甚至当有些刚刚加入其中的跑友在靠近居民区喊号的时候,跑友们都会相互提醒注意,不要在靠近居民区的地方喊。时至今日,更多的人加入其中,用无声的行动表达了对这个队伍的支持与喜爱。
话有三说,阳光团队成立的目的也不过是健身,用全民健身长跑队加以命名并无不可,而且从各种各样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健身队伍中,不难看出居民健身的热情。问题是事情的发生发展应该有一个合乎事理的过程和逻辑,把这样一支队伍生硬地“变”成“迎全运全民健身长跑队”,理由未免显得单薄。举国瞩目的全运会召开前这么叫还可以,那么全运会过去之后呢?这支本来为健身而自发组成的长跑队,还要再换马甲吗?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因势利导,对时下存在的各种健身队伍进行整合,分散在县城各个角落的健身队伍肯定能够形成声势浩大的场面。如此而来,才能真正体现“全民”健身的声势与激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