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解释能站得住脚吗?

(2009-05-14 08:25:51)
标签:

甲型流感

病例

济南市卫生局

龙浩

铁路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甲流感果真逼进到我们身边。

    5月11日,我们已经从网上看到“济南发现一例甲流感疑似病例”的消息。从我们生活的地点离济南也过100多公里,这个消息的出现,使甲流感从遥远的北美洲立即来到我们身边。从媒体上获得的消息,事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医学隔离。随后传来的消息,又令人生疑:媒体在抗击甲流感中承担的责任。

    一则消息是“济南回应为何没能及时隔离甲型流感患者同车者”,另一则消息是“铁路部门否认曾接到山东甲型流感患者自报症状”。此前的报道,只是向人们通报了济南发生的这起病例,而且媒体的消息明确说明是“患者自报”。浏览这则消息的同时,也曾产生怀疑:与患者同车厢的旅客如何处理呢?怀疑过后,自觉此等大事,他们肯定不会视为儿戏,一定会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今天的消息竟然是“没有及时隔离与患者同车者”,而且济南市卫生局副局长马继任如此解释:“疾控中心要调‘120’负压车,要通知定点医院,疾控人员还要穿隔离服,一级防护,到车站还需要10分钟,根本来不及通知”,“铁路疾控部门和我们只有业务往来,没有直接联系。”

    我们不知道应对甲流感详细的医学措施,虽然从电视画面上也看到了如临大敌般的情景。但常识却会令我们马上考虑与患者同车的人如何处理。而且,此前从加拿大途经上海到达香港的病例,四川发生的病例,一经证实后,立即寻找同机的乘客。即使在济南,随后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类似的工作。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13日在济南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济南市启动的二级响应,主要内容是所有相关部门24小时轮流值班;各部门在防控上进行联动,实现全防全控;同时发动群众的力量找到其他跟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乘客。为什么这样做?答案是肯定的。很显然,济南市卫生局这位马副局长的解释不能不令人怀疑他面对疫情的动机。

    在同一篇报道中,同时说明了患者被发现的过程:5月10日20时,小吕自感发热。11日下午,他自测体温39度,并伴有咽痛、头痛等症状。19时25分,小吕乘坐D41次列车离开北京前往济南。21时许,小吕通过电话告诉家人身体不适,其父遂向远房亲戚——山东省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龙浩求助。11日21时49分,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马衍辉接到龙浩打来的电话。听到“加拿大”、“发热”、“咽痛”、“头痛”等字眼,职业的敏感让马衍辉有了不妙的预感,他立刻报告了市卫生局领导。而《京华时报》刊登了另一条消息,称“铁道部否认了媒体有关吕某某曾在火车上自报症状的报道,称患者本人没有向铁路工作人员反映发热的情况,站上和车上工作人员也没有接到地方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济南市为何在回应“没能及时隔离甲型流感患者同车者”的报道中如此详细地介绍过程?铁路部门为何否认媒体的说法?其意不言自明。

    不可否认,面对突然出现的疫情,济南的反应是迅速的,他们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惜忙中出错,对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显然是不应该的。出现这种情况,面对“没及时隔离与患者同车者”的提问,济南方面“时间来不及”和“只有业务往来没有直接联系”来搪塞更是令人感觉有推脱责任之嫌,铁路部门的“否认”也只能让人们理解为洗清自己,而缺乏应有的态度。那么媒体在抗击甲流感中应承担什么责任呢?尽管铁道部的“否认”很难避“诿过”之嫌,就事件本身而言,却是蒙受相关媒体的不白之冤。设想媒体如果能够在发布这条消息的时候能够核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铁道部还有如此“否认”吗?面对疫情,媒体应该想想自己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