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洪洞县黑砖窑包身工监管问责时评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知道洪洞县,是看戏曲《苏三起解》。虽然不敢肯定地说“洪洞县里无好人”就是出自该剧,知道这句“名言”却是源于该剧,不过,那时候是当作玩笑的口吻来理解的。今天看过了“山西洪洞县黑窑主扣留大量未成年人充当苦力”的消息,这句本来当作玩笑说说的话很自然地浮上心头:发生这么悲惨的事情,洪洞县的好人都到哪里去了?
或许这么说洪洞人太偏激,但看看媒体报道的事实还能相信洪洞县里有几个好人吗?今天新浪网转载的京华时报的文章(http://news.sina.com.cn/c/p/2007-06-15/040313232545.shtml)透露了这样的事实:执法犯法,监察员向窑厂转卖童工;童工自述,窑厂做工犹如监狱服刑;规模惊人,河南至山西早有运输线;暴利诱惑,大鱼吃小鱼黑工遭奴役。同一篇消息如此报道:“类似贩卖未成年人往山西从事苦力劳动,十几年前就有发生,但多为个案。它的迅速网络化、规模化令人吃惊。那些十六七岁,具备一定劳动能力,但又易于被威吓控制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猎物。”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罪恶行径,人们不禁要问:当地的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做什么去了?
事情从十几年前的零星个案,发展到网络化、规模化,不为人知是不可能的,说当地政府部门一点不知情是不可能的。例如上述文章提到的,曹生村黑砖场就是村支书儿子开的,村镇官员难道真不知道?黑恶势力为什么能横行一方,关键是因为其背后有保护伞。这种保护伞的“痕迹”,在曹生村黑砖场一案可见一斑。有关媒体报道,据大量解救孩子的家长的经历,以及《南方周末》、河南电视台等媒体的深入调查,山西还存在着大量使用“现代包身工”的黑砖窑,有些砖窑甚至雇用童工,有位母亲亲眼看到一个年幼的“包身工”竟然还穿着校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有的警察只允许家长解救自己的孩子,任由窑主恐吓家长;有的劳监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倒卖童工;因为无法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落后的砖瓦生产方式早就被国家有关部门淘汰。看到了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你怎么能相信这里还能有什么好人?光天化日之下,发生这样的惨案,能不让人怀疑:黑砖窑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什么样见不得光的东西。
黑恶势力的出现固然可怕,与此相比更令人恐惧的,是人们的冷漠和公权力的无动于衷,甚至是官商勾结,沆瀣一气。所幸此案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中央及山西有关方面的重视,生活在黑窑之中的孩子们正在陆续被解救出来。相信随着案件查处的深入,那些黑心的矿主、黑心的官员,还有那些寄生在这根链条上的帮凶打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洪洞县曾经因为明朝那个孤苦伶丁的苏三蒙羞,600年后的洪洞县,现在又为这黑矿主再次蒙羞。但愿有一天,人们不再说起洪洞的时候,仍然想起“洪洞县里无好人”。
前一篇:鲁能:还拿A3复仇说事吗?
后一篇:历史是不可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