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 |
分类: 琐事留忆 |
今天早晨上网,看到新浪网转载人民网的一条消息,大间是说,位于黄河下游山东滨州段的第一座公路铁路桥在通行几个月后,铺在桥上的枕木不见了。消息说,原来这是一场作秀。消息最后说,想不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丑闻。这条消息同时还发表了几幅照片,有去年开通剪彩时机车过桥的,也有如今现状的。因为急着上班,就想到办公室后把这条消息复制下来,留作资料。等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再也没找到这条消息。
很显然,这条消息立即被删除了,不仅在新浪网上没找到,而且在它的出处人民网上,也没有找到这条消息。在电脑上打开曾经浏览的历史记录,网址http://news.sina.com.cn/c/2007-04-09/063312730044.shtml是空白。在关注这条消息的同时,我不得不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折服,为刊登和转载这条消息媒体的做法感到失望,甚至为相关单位的做法感到了愤怒。
滨州,是黄河下游新近崛起的一座城市。亲近它,不仅因为我们县曾经是它前身惠民地区所辖,而且在那里留下了我的足迹。虽然离开她已经二十多年,只要听到这个名字,心里总是涌起一阵温暖的感觉。前几年,滨州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县里曾多次组织人员前往参观,就是我曾经就读的学校,现在也大变模样,每次去滨州,只要可能,都要从母校前走过。因此,在看到上面那条消息的时候,我真的为滨州感到惋惜。我也真的不敢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虽然近在咫尺,也应该实地看看。然而,人民网的标志,又不能使我怀疑这条新闻的真实性。既然如此,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呢?我想,最起码的应该是正确对待。既然是事实,就应该亡羊补牢,采取措施,把事情做好,让群众满意,取得公众的谅解。如此讳疾忌医,是不是对此应有的态度呢?
俗话说,金杯银杯,群众的口碑。你能做工作删除了网上的报道,还能够删除得了事实吗?我没有到现场去观看,新浪网上的消息相信会有许多网友看到了,也相信网友们发现这样的事实以后,也一定会发出相同或者相近的感慨。当事方如此作为,从根本上背离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标准,必将遭到人们的鄙夷和唾弃。
前一篇:某君酒事三则
后一篇:李毅中也不是媒体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