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旭明:这样的解释谁能信服?

(2006-12-21 14:14: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记的半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的。虽然写文章的时候与事情的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但觉得王的观点和自己的理解不同,就写了一篇质疑的博客。当时也想如果以后看到王旭明的文章或者解释,一定要当真。这几天,网上关于新闻发言人的报道不少,其中自然有王旭明的。本以为看过之后对于此前的解释能够有所理解,现在反而更觉得不可理喻了。
  今天,网上表露出消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接受记者采访。内容很多,择其二三说明。年初两会期间,媒体疯狂转载王旭明回答人大代表质询“上学贵”的话被定义为“教育买衣论”,旋即引起了网友强烈反感,北大清华只能让富人阶层消费成了网友们抨击的热点之一。他解释这番话,其实是记者把和他闲聊的内容择出来,进行了突出处理,并且没有考虑到当时的语境。王:我当时就是私下里和三位记者聊天。谈了两个小时,他们从中提出那样一段话,话的表述基本也没有什么问题,应该说,他们还是很有新闻敏感性的。其实我当时的原话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只不过,那是我在这种轻松的语境下,打的一个比方,让他们理解在保证教育是公益事业的同时,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消费作为补充的必要性。我至今认为,这也是我们当前国情下,需要转变的观念。之后,这番话也经过很多人的演绎,变成了“有钱就上清华北大,穷人没钱就不用上学”,我会说这样的话,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
  这样的解释,能够把教育买衣论解释过去吗?不管是与记者的私下闲聊,还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正式答复,这样的观点实在难以让人信服。上面的话,有心的人都会看得仔细,我不相信人们看过之后会没有相反的想法。我想,网络的报道和反应是非常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王某某的解释能够服众吗?肯定不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