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杂谈医疗 |
分类: 时事评论 |
一段时期以来,一场以“取消中医”为名义的网络签名活动成为网络热点。10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网络签名”等情况再次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这位发言人介绍:发起所谓签名活动的人没有资格代表西医,更没有资格以科学的代言人自居。以科学之名,行反科学之实,是不道德和不可理喻的。这次“网络签名”活动,因其否定历史、违背科学,激起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强烈愤慨,也必然地遭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反对。据调查,到目前,参与“网络签名”的仅有138人,而非所传“万名”。看到这里,不禁使人疑问:中医得罪了谁?竟然让人呼吁取消?
尽管如此,在网络上举行“取消中医签名”,毕竟表现了中医的尴尬现状。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正是凭着这古老的医术,救治了我们的祖先,也救治了我们,使我们的民族得以健康成长。应该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随着西医的流入,中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一百多年前有人提出“废医论”,主张废除中医。一直到目前,有人在网上组织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的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作怪。
尽管如此,在网络上举行“取消中医签名”,毕竟表现了中医的尴尬现状。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正是凭着这古老的医术,救治了我们的祖先,也救治了我们,使我们的民族得以健康成长。应该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随着西医的流入,中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一百多年前有人提出“废医论”,主张废除中医。一直到目前,有人在网上组织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的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作怪。
众所周知,中医在我国存在了几千年,从先秦时候的扁鹊,到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不仅解除了我们祖先的病痛,而且留下了许多治病救人的良方,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医也行成了自己独特的施治特色,同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不可否认,由于治疗手段的限制,中医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缺陷,但就其总体来说,这仍然不失为人类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虽然,在中医药学的教育上,西医化已成为事实,无论从院校、医院、从业者和经济效益哪个角度看,西医的数目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提供的数字是:目前我国西医从业人数有约550万人,而中医只有40万人左右(比50年代少20%);西医院有1.68万个,而中医院只有0.26万个。但是,在中医的发展中,自然可以,而且能够吸收其他进步的科学成果,不断使中医更加发扬广大。因此,简单的否定中医、独崇西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西医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并不是说它就没有缺陷。一定程度上说,西医无非就是比中医的治疗手段更直接,更简洁而已。而西药也无非是使药品的成份更加具体明确。从其治病的原理来说,我觉得与中医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异曲同工。所以,简单地排斥西医、推崇中医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
由此,如何看待中医药,更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那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方法必须摒弃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给有关部门对于中医的重视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前一篇:防震减灾 利国利民
后一篇:给康震《苏轼·少年成名》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