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平常都叫五月单五。或许是农忙的缘故,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节目,每年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总是觉得它离得我好象很远,留在记忆中的,是关于端午的风俗和关于屈原的传说,还有偶尔之间吃到的粽子。直到前不久,许多人在讨论关于把端午节设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候,我也并没有觉得它和其他的节日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然而,今年的端午好象与以往有所不同。感受是深的就是端午到来的浓浓的气氛。几天前,离着端午还有好几天,我便收到了不少短信,有朋友发来的,有移动公司的,还有几个并不知道是谁的——因为电话号码不清楚主谁的,打过电话去以后,留给我的声音是忙音,打过许多次都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传播节日的问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打开电视以后看到的,关于粽子的广告也播出了好长时间,广告告诉了端午来临的讯息。还有在市场上推着小车,用筐子挎着,自行车带着的,叫卖粽子和艾草的小贩,或沿街来回走动,或蹲在路边,等待着人们的光临。
我家的院子前面,有一片绿地。前几年,地里的绿化还没很到位,夫人就从别人家弄来了几棵艾草,插到绿地的空闲处,于是,院子前面的地里便长出了许多的艾草,以至于影响了冬青的生长,被我拔掉了许多。往年,我并没有太过注意,总是别人在端午到来剪艾草的时候,我才想起了艾的作用。前天,我站在绿地前,忽然注意到了长在绿地里的几棵亭亭玉立的艾草,勾起了我关于端午的记忆。于是拿来剪子,站到地里,把仅有的几棵艾草剪了下来,交给夫人,让她在自家的门前插上几棵,其他的几棵送给了邻居们。
儿子发来短信,向我祝贺端午。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我一想,他在屈原的故乡上学,对于端午的认识肯定也与我不同,发一个祝福的短信,应该是他身临其境的感受。他却转发了一个别人发给他的。于是我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回复他:我是你老爹,不是一般的朋友。你生活在屈原的故乡,应该编辑一条表达自己感受的短信发给我,别拿这种无病呻吟的东西胡弄我。
今天中午,我正在看央视的新闻节目,正好也有一条是湖北秭归划龙舟、吃粽子的。新闻中的长者边包粽子边告诉记者:包粽子,用青苇叶、白大米、红枣,青苇叶大米表示屈原的清白,里面包上红枣,是象征了屈原一颗红心。关于龙舟的传说,则是欢送送走了瘟神。都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对屈原的纪念。
这时,也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有关部门检验粽子市场的情况,说有的地方在制作粽子的时候,不顾消费者健康,包粽子的苇页用化学制剂处理,粽子的内容掺杂上有害的防腐剂,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